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桓嗣加快脚步,逃也似的离开台城皇宫,踏入冷风之中。
……
广陵城中,兵马熙攘,一片繁忙。
蒋胜的兵马刚刚抵达广陵。广陵城中本就有三千守军外加大量的民夫在此。数月之前,李徽传檄起兵之时,广陵便是物资中转的前进基地之一。大量物资从此中转,沿邗沟而下运抵京口。
蒋胜领军抵达广陵之后,立刻下令关闭城门,停止兵马物资进出,准备守城事宜。
蒋胜从李徽给他的信中已经明白了意图,此番撤退是诱敌深入之计,势必要将敌军歼灭于广陵城下。因此,此战绝不能有差池。
好在李徽在信中给出了一些战斗的建议,这让蒋胜心中有了底气。虽说那是建议,但其实蒋胜明白,那是小郎给自己的锦囊妙计,自己只需依计而行便可。
广陵城是一座坚城,当年谢玄在此招募兵马,建立北府军。此处成为北府军的老巢。为了适应军队驻扎和训练,广陵城
经过大规模的改建,甚至可以说是重建。
原本广陵城地势较低,因为地处水网密集之地,周围沼泽河流密布,地形破碎分隔。谢玄建立北府军时,将老城北侧地势略高的坡地作为城池延伸的地点,于坡地之上筑造了城墙,修建了城门街道等设施,扩大的城池的规模。
与此同时,城池周边的河流沼泽之地也经过了大规模的清淤和联通改造,沿着邗沟建造码头和堤岸,有效的治理了水患倒灌,造成城池周边沼泽泥滩的地形。进而形成了四面开阔,城池较高,城池周边几条河流贯通,水陆畅通的城池格局。
以城西沼泽地势为例,原本这里是一片淤泥杂草的滩涂地带,是常年水患集聚形成的一片荒芜区域。在经过改造之后,形成了一片方圆两里的湖泊。十余年来,以湖泊为中心,形成了一片风景优美之地。当地百姓称之为小西湖。
小西湖通过河流连同邗沟,曾为东府军水军训练和停泊的一处水军基地。
当年东府军水军便是在邗沟之中训练,在广陵城周边的河流湖泊穿行,颇为威武雄壮。
因为水患解除之后,城池周边大片的开阔陆地干燥之后,成为北府军的练兵场和校场。当年十几万北府军在这些开阔的校场上日夜操练,喊杀之声震动天地。日出则练,日落则回城中军营歇息,最终铸就了名震天下的北府新军之名。
城池的防御体系颇为完备,除西城之外,其余城门皆有瓮城。城墙高三丈,宽五丈,建角楼四座,护城河宽四丈,可行重楼大船,连接邗沟之处设水闸。
这种格局,说易守难攻一点也不为过。不过,必须要有水军配合。否则,东侧邗沟码头一旦死守,水面上的船只都可以床弩攻击东侧水门。护城河上一旦被敌船占领,更是可以用强弓弩箭都能射击到城墙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