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贾母敏锐地察觉到,元春那得体的笑容背后,藏着一丝难以化开的忧虑。
宴毕,撤去残席,元春命众姊妹并宝玉可自去园中玩耍,只留贾母、王夫人二人至殿后暖阁中说话。
一众执事太监宫女皆被屏退,只留两个元春从宫中带出的心腹宫女在门外伺候。
门扉一关,隔绝了外间的喧嚣。
元春再也维持不住那端庄威仪的贵妃姿态,未语泪先流,起身便要向贾母和王夫人行家礼。
“祖母!母亲!”她声音哽咽,带着无尽的委屈与疲惫。
贾母与王夫人慌忙起身搀住,三人执手,泪眼相对。
“我的儿,在宫里可是受了委屈?”王夫人心如刀绞,捧着女儿的脸,泣不成声。
元春倚在母亲怀中,泪落如雨,泣道:“那宫里……哪里是人待的地方!表面上一团和气,底下却是波谲云诡,杀机四伏。
周贵妃仗着育有皇子,屡屡挑衅;吴贵妃家世显赫,拉帮结派;底下那些嫔妃、贵人,哪个不是削尖了脑袋想往上爬?
今日你弹劾我父兄,明日我构陷你家人……孙女在宫中,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无一日安眠!”
她抬起泪眼,看向贾母,眼中充满了恐惧与迷茫:“祖母,孙女虽位列妃位,却无子嗣傍身,圣眷……圣眷也并非独厚于我。有时,孙女真不知该如何自处,生怕行差踏错,不仅自身难保,更会带累家族……”
贾母听着元春的哭诉,看着她消瘦的面庞和眼底深藏的惊惧,心中阵阵抽痛。
这就是原著中那个昙花一现,最终在宫廷倾轧中香消玉殒的贾元春!
她紧紧握住元春冰凉的手,目光沉静而有力,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人心的力量:
“娘娘,你的难处,老身与你母亲,如何不知?只是,眼泪解决不了问题,恐惧只会让敌人更加猖狂。”
元春止住哭泣,抬眼望着祖母,仿佛在寻找主心骨。
贾母直视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你记住祖母今日的话。在宫里,不要去争,不要去抢。”
元春和王夫人都是一怔。
不争?
在那吃人的地方,不争如何立足?
贾母看出了她们的疑惑,缓缓道:“不争,不是让你任人欺凌,束手待毙。而是让你,跳出她们争宠夺利的那摊浑水。
你的目光,不要盯着那些妃嫔,要牢牢盯着两个人——皇上,和皇后娘娘。”
“皇上?”元春喃喃道。
“对,皇上。”
“你是皇上的妃子,你的荣辱兴衰,系于皇上一身。揣摩圣意,想皇上之所想,忧皇上之所忧。
但切记,莫要妄图以美色、小意固宠,那是下乘。你要让皇上觉得,你懂事,识大体,顾大局,心系皇家,而非一己私利。
譬如此次省亲,府中裁减用度,便是体恤皇上为国操劳、不欲奢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