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此次省亲,府中裁减用度,便是体恤皇上为国操劳、不欲奢靡之心。”
元春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贾母继续道:“其次,便是皇后。皇后是后宫之主,名正言顺。你紧跟着皇后,恪守妾妃之礼,凡事多请示,多汇报,绝不逾越。
皇后稳,则后宫稳;你紧跟皇后,便是维护后宫稳定,皇上才会觉得你是个安分、可靠之人。
那些争宠的,看似风光,实则是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成了皇后的眼中钉,其他妃嫔的活靶子。
你安安分分,不结党,不营私,不掺和那些是非,皇上和皇后,自然会看在眼里。这,便是‘不争是争’!”
这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瞬间浇灭了元春心中的焦灼与慌乱!
她入宫多年,被卷在争斗的漩涡里,只觉四周皆是敌人,处处都要防备,却从未想过这样一条看似保守,实则蕴含大智慧的路子!
是了,她无子,娘家势力也在调整收缩,去争那些镜花水月,不如牢牢抱住帝后这棵大树。
帝后若稳,她便稳。
只要她安安分分,不授人以柄,那些想拿她做文章的人,自然无从下手。
元春恍然,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她看着贾母,眼中充满了信服与感激:“祖母……孩儿明白了!多谢祖母指点迷津!”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清明,“孩儿知道日后该如何自处了。定当谨记祖母教诲,明哲保身,不负家族期望。”
她看向贾母的眼神,充满了感激与依赖。
这位年迈的祖母,在她最彷徨无措的时候,给了她最有力的支撑和最明晰的路径。
王夫人也听得呆了,她只知道担心女儿,却从未想过这般深远的道理。
贾母看着元春眼中重燃的光彩,心下稍安。
她无法改变元春身在宫中的事实,但至少,可以给她指一条相对安全的路。
紧抱帝后大腿,不参与争宠倾轧,或许能最大程度地保全她,至少,能拖延乃至避免那场“虎兕相逢”的灾祸。
她拍了拍元春的手,温声道:“明白就好。在宫里,保护好自己,便是对家族最大的贡献。家里的事,有老身和你父亲母亲,还有你琏二哥哥他们,不必过分忧心。记住,贾府,永远是你的后盾,但决不会成为你的拖累。”
这深宫之路固然艰难,但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坚守的原则,总好过在惊涛骇浪中盲目挣扎。
母女祖孙又低声细语了许久,直至宫人催促,元春才依依不舍地起身。
再次出现在人前时,她依旧是那位雍容华贵的贤德妃,只是眉宇间那份隐忧,已被一种沉静的坚韧所取代。
省亲的时辰已到,元春含泪登舆,仪仗逶迤而去。
贾府众人跪送,直至那煊赫的仪仗消失在长街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