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师叔来教你做皇帝》

第256章 海上英雄(第1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耽罗?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拿下来有什么用?要我说,不如直接去拿琉球!”郑一官微微一愣,反驳和建议的话相继脱口而出,“眼下琉球国王势弱,权臣勾结倭寇,对大明往来商船征收重税,甚至动辄没收货物,打杀船主和大明子民。咱们两个联手去琉球清君侧,过后,琉球国王一定会对咱们言听计从。”

这就是他的海权意识了,换了别的大明武将,肯定不会跟韩庆之如此默契。

听见韩庆之试图把大明海上各岛连成一线,就直接打起了琉球国的主意。而后者,本身就由一连串岛屿构成,并且每个岛屿上的物产都极为丰富,包括眼下定海炮厂和郑家军制造火药的原料硫磺,大部分也来源于该国。

此外,琉球国的最北端岛屿,名为大岛,距离倭国已经只剩下四百里海程。不需要能够远洋的大船,单桅小帆船就能运货往来。所以,控制住琉球,就相当于将大明与倭国之间的贸易,吃下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无论运输风险,还是运输成本,都要比长崎——琉球——福城航线高出至少一倍。

只是,如此绝妙招数,韩庆之听了,却轻轻摇头,“郑兄,琉球终究是一个藩属国,并且对大明的冒犯,仅限于民间!官面上,始终朝贡不断。没有大明天子的命令,你我出兵帮人家清君侧,恐怕会费力不讨好。而耽罗却是不同,此岛原本就是大明领土,太祖时借给高丽人替咱们大明养马。当初约定好了,每年向大明进献战马若干。而高丽人狼子野心,竟然趁着大明君臣忙着其他事情,把耽罗偷偷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如果光是如此也就罢了,毕竟高丽也是大明的藩属。但是,去年高丽却背叛大明,改向后金称臣纳贡。既然他已经不做大明的藩属,又有什么理由,赖着咱们大明的领土不还?”

“真有此事?”

“不可能吧?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高丽国上下,也忒胆大了一些!”

“岂止胆大,也忒无耻!”

非但郑一官因为韩庆之的说法大吃一惊,黄道周和阎应元两个,也有些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斥骂的话脱口而出。

高丽背叛大明倒向后金之事,二人都听说过。并且认为高丽君臣此举被逼无奈的成分居多。毕竟,那两年是袁大忽悠执掌辽东,而后金军队横扫高丽之时,袁大忽悠没敢派出一兵一卒前去相救。

但是,耽罗岛原本属于大明,却被高丽这个藩属国明目张胆的偷走,就超出了二人的知识范围,并且,让二人觉得过于匪夷所思了。毕竟,哪怕是在大明国力最衰弱的时候,随便伸出一根手指头,都能把高丽碾死。而在高丽遭到倭国入侵,几近覆灭的时候,大明还曾经拼着打空了自己的国库,将高丽从倭寇的铁蹄下救了回来。

“此事,绝非韩某杜撰。三位找机会去翻一番洪武年间留下的史料,就能轻松找到当时的记录。”面对郑一官、黄道周和阎应元三人的质疑,韩庆之不慌不忙,笑着回应。、

这是他在皮岛上,跟毛文龙两人聊了许久,才发现的一个漏洞。耽罗岛在法理上,根本不是高丽领土,而应该属于大明。

大明洪武年间,将其租给了高丽养马,以战马抵租金。作为租客,高丽赖了两百多年的租金不交也就罢了,如今还想带着大明的岛屿,一起投靠后金,作为大明的游击将军,韩庆之岂有坐视道理?!(注:耽罗,也就是现在的济州。历史上原本属于大明,后被高丽偷走。)

只是,毛文龙和他,如今都算是武将,说出来的话,在大明分量不够。如果想将耽罗收复得更名正言顺,就需要一个有名望的文人,来考证耽罗被高丽窃取的始末。

这件事,在韩庆之心里,黄道周就是最好执行人选。

黄道周是学问大家,通过洪武年间的史料推断耽罗岛的归属,对他来说并非难事。

而洪武年距离现在,才过去了两百六十多年。很多史料,还没被篡改湮没,找起来也不太复杂。特别对于黄道周来说,通过跟他交好的越城六部留守官员,确定了研究方向之后,很轻松就可能得到相关资料。

果然,正如韩庆之所期盼,听他说得有理有据,黄道周顿时变得义愤填膺,“贼子敢尔!慕云,你如果有此实力,一定要将耽罗收回来。此事宜早不宜迟,耽搁得越久,岛上的人心越不为我大明所有。”

“不必考虑岛上人心,岛是大明的岛,不愿意做大明百姓的,尽管搬走。”阎应元也不再怀疑韩庆之话,咬牙切齿地说道。

如果事实真如韩庆之所说,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刁奴欺主,恩将仇报”,这八个字,用到高丽人头上,都恰如其分。

对于这种人,阎应元坚持认为应该一刀砍死了事,没必要还考虑他们心里到底怎么想。

“所以,我要联合郑兄一起收复此岛。而从故纸堆里找出当年大明将此岛租给高丽这件事,就得有劳幼玄兄帮忙了!”韩庆之转过身,朝着黄道周郑重拱手。

“慕云不必客气,此事包在愚兄身上。”黄道周越想越生气,毫不犹豫地答应。

“攻岛之日,在下愿意为将军帐下先登。”阎应元也红着脸,高声请缨。

“多谢二位!”韩庆之笑着向二人点头,随即,将目光又快速转向了郑一官,“郑兄,你那边——”

“你既然决定打了,我自然全力帮你!”郑一官不再考虑对家族更有利益的琉球,豪迈的挥手,“不过,收了耽罗之后,万一朝廷不准你在上面驻扎怎么办。你岂不是给他人做了嫁衣?”

“耽罗距离高丽很近,高丽君臣如今有女真人撑腰,不会轻易放弃此岛。”韩庆之心里早有准备,立刻笑着给出了答案,“放眼大明,也就你我两个,能在此岛上站住脚。也愿意拼死守住此土。换了别人,未必肯来,来了,也在岛上站不住。”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