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师叔来教你做皇帝》

第253章 后知后觉(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那毛文龙也是豪爽汉子,见无法将韩庆之变成女婿,干脆提出,双方义结金兰。当着那么多东江军将领的面儿,韩庆之也不好让毛文龙下不了台,稍作迟疑之后,便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于是乎,他的辈分迅速升级,变成了毛凤芝的叔父。晚辈当中,还又多了三个干孙,毛永诗(孔有德)、毛永喜(尚可喜)和毛永杰(耿仲明)

韩庆之一开始,并不知道上前向自己敬酒的三个侄孙的原名,还赠送了三人各自一把定海炮厂出产的雁翎刀作为见面礼。待从毛凤芝口中,听说了三人真实名姓之后,顿时酒就醒了一半儿。

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大清开国三位汉家王爷,可是太赫赫有名的了。特别是孔有德,几乎以一己之力,为女真人从无到有打造出了专职炮兵部队。发现三个大汉奸,此刻正畏手畏脚地站在自己眼前,韩庆之本能就想拔出刀来,永绝后患。然而,转念想到三人真正成为汉奸,发生在若干年以后,又叹息着将满腔杀意换成了一口闷酒。

来自另一个时空的他,既不想因为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没有犯下的罪行,将其冤杀。又不希望三人将来真的变成汉奸,让自己追悔莫及。仔细斟酌之后,干脆以麾下缺乏得力人手为理由,向毛文龙提议,将永诗(孔有德)、永喜(尚可喜)和永杰(耿仲明)三位侄孙,调来帮衬自己。

毛文龙膝下,干儿子和干孙子加起来,不下一百个,当然不会舍不得其中三个。虽然永诗(孔有德)、永喜(尚可喜)和永杰,的确都非常出色。可再出色,也比不上二十四万石救命粮。

要知道,哪怕是在江南,二十四万石白米,也能折合二十多万两白银。能交上韩庆之这种仗义疏财的金主,甭说永诗(孔有德)、永喜(尚可喜)和永杰(耿仲明)小哥仨,哪怕将他唯一的儿子毛承斗送给对方,他的眼皮都不会眨一下。

而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哥三个,跟在毛文龙身后,连饭都只能吃半饱,前途更是看不到多少光亮。忽然间被韩庆之看上了,虽然心里头有些舍不得东江军的弟兄们,却也不怎么抗拒去定海营过舒服日子,因此,三家都各得其所。

将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要到帐下,韩庆之也不光是为了就近监视。这三个人,虽然在另一个时空,都做了大汉奸,人品有亏。但能力和毅力,却都出类拔萃。到了定海营之后,未必不能为他所谋划的事业添砖加瓦。。

此外,将三人带离东江军,等同于斩断了他们同毛文龙的联系。将来,毛文龙哪怕由于历史惯性,仍旧死于非命,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三个,也不会再受到波及。而在前途一片光明的情况下,让三人再做一次选择,韩庆之相信,三人轻易不会走另一个时空的老路。

当然,如果将来,三人真的扛不住历史的惯性,又动了去做汉奸的心思。韩庆之动手斩杀三人,也更方便一些。不必大老远的,还得跑一趟登州!

当晚,宾主尽欢而散。第二天,韩庆之又在毛文龙的热情邀请之下,登岛做了一番游览。第三天,就带着舰队,踏上了归途。

气恼父亲不提前问问自己的意愿,就想把自己许配给韩庆之,害得自己差点当着数百兄弟的面儿丢一个大脸,毛东珠也打着向叔父学习海战的名义,离开了皮岛。担心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三个,到了定海营之后,无法站稳脚跟,毛文龙又从心腹家丁当中,精挑细选一百五十个无家无业的光棍汉,送给三兄弟做了随从。

如此一来,韩庆之帐下,就又多出了一百五十名百战精锐。无论作战风格,还是作战体系,都跟定海营格格不入。为了让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三个尽快归心,同时也为了让一百五十名精锐,尽快融入定海营这个整体,在回程路上,韩庆之干脆对耽罗、釜山两座港口,各自进行了一次热情友好的“访问”。顺道替自己的贤侄女毛凤芝,讨还一个公道。

公道讨得非常顺利。耽罗的朝鲜官员以为大明舰队前来,是讨伐朝鲜在去年跟金国(后金)结为兄弟,哭喊着解释自家国主的为难之处。指天发誓,朝鲜与金国(后金)交好,乃是权宜之计,并且献上了战马五百匹,以表忠心。

至于釜山的官员,没等韩庆之这边开炮问候,就将前一阵子截杀毛凤芝的幕后主谋,给砍了脑袋。并且主动赔偿了五万两白银,作为毛总兵之女的压惊费用。韩庆之见对方认错态度良好,也不为己甚,以定海商行的名义,跟地方官员要了一百多亩永不征税的靠海荒地,就扬帆而去。

如此一来,舰队前后足足有二十四五日,没进入大明的港口。当然,对大明京师发生的事情,毫无所知。

要不是今天,在海上忽然看到郑一官的旗舰。韩庆之其实还准备顺路再去造访一下琉球国,在那边也弄一块飞地,作为今后开拓商路之用。那样的话,前后恐怕又得耽搁十多天,等大明朝野彻底风平浪静,他才会露面。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