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369章 咸通七年(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我乏了,你退下吧……”

他摆了摆手,示意王涉离开。

王涉见状,于心不忍的朝他作揖,随后缓步离开了中堂。

在他离去后,王式拿起了朝廷今日黄昏发来的圣旨。

他叹了口气,而后斟酌再三,还是决定将事情的难度告诉皇帝。

不打陇右,大唐会在人心思变的浪潮下,苟活而死,具体是多少年,无人知晓。

拿下陇右,李漼便是第二个唐宪宗,陇右刘继隆便是第二个淮西吴元济……

不多时,奏表被写好,王式将其交给了奴仆,准备翌日送往,随后便休息去了。

在他休息后不久,天色渐渐变亮,爆竹声也越来越响亮了。

“噼里啪啦——”

“元日新年,接节帅军令,西川六州每人发一匹粗布,各自来坊门领取!”

新春到来,为了让六州的移民过个好年,刘继隆提前下令从陇右取出三十万匹粗布南下,最终赶在了元日新春这天,通过官吏们的手,将布匹发给了西川六州的百姓。

石泉县宣德坊的坊门前,人头攒动,叫嚷声不断。

哪怕寒风凛冽,却吹不散百姓们脸上的喜色。

他们排成长队,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往前张望,生怕错过了这难得的恩典。

队伍中的王氏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看着前面的人一个个领到布匹,心里美滋滋的。

她记得四个月前刚被掳来时,身上就一件单衣,冻得直打哆嗦。

如今不仅有了冬衣,还能领到一匹粗布,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六娘子,您说这都护府的刘节帅是不是菩萨转世?”

前面排队的某个老翁转过身来,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官府给百姓发东西的,如今被掳掠来了此地,竟然得了农具和屋舍,还有足数的衣食。”

“那是!”王氏连连点头:“我听城里的那几个番子说,刘节帅是什么象王转世,我估计就是菩萨!”

“后面的不要挤!每个人都有!”

前方的坊吏忍不住开口叫嚷,可依旧挡不住热情的队伍。

在旁边排队的青年听见那老翁的话,鄙夷道:“这哪里是掳掠,每日衣食不缺,开垦的公田也只需要交四成租子就行,这比原来我在青城县时当佃户时要好多了。”

“都护府供给我们衣食,只收四成租子,青城县的李家要收走六成,只给我留四成。”

“对对对,这日子比当佃户强多了!”老翁也连忙笑着附和,同时还感叹道:

“那日我说我没有子女,李坊吏竟然说县里会有孤老院,专门照顾我这种无儿女的孤老,你们说这和天上有什么区别?”

眼见老翁这么说,众人忍不住哄笑起来。

笑声中,不少人都想起了四个月前的日子。

那时他们被掳来,还以为要遭殃,谁曾想,衙门不仅管饭,还发衣裳。

虽然每日都要出城去山上开垦荒田,但比起从前在西川被衙门盘剥的日子,不知好了多少。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