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230章 棒打鸳鸯(第1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唱……”

“上千万岁寿!”

十年岁末,当唱礼声在大明宫紫宸殿上作响。

作为除夕前的最后一场常朝,百官们各有心思,但大多都是得过且过,想着除夕与元日休假放松之事。

不过对于少量试图向上攀爬的官员而言,卢钧被罢的消息传开后,许多人都产生了别的心思。

正因如此,李忱才会特意在紫宸殿召开常朝。

高坐金台上,李忱身穿皇帝常服,面朝百官开口道:

“常朝开始前,朕有旨意要宣读。”

群臣闻言,纷纷作揖受听,而李忱也继续道:

“山南西道节度使封敖,在任累功,年事已高,朕欲以山南西道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左散骑常侍、上柱国、渤海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封敖为尚书左仆射,检校兵部尚书、权知吏部铨事。”

封敖受封得到了卢钧的左仆射,这让殿上许多臣工隐晦对视,各有揣摩。

封敖出身名门,素有文采,然深受武宗与李德裕重用,故此为皇帝所不喜。

换做平常,即便调入京中,也不会授尚书左仆射之职,想来此次得以建功,主要是托了刘继隆收复陇右全境的功劳。

“陛下,调封尚书入京任左仆射后,不知何人可出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

一名紫袍官员站出作揖,他年纪虽大,却面容魁伟,语气从容。

在他站出来后,许多臣工都在观望,而李忱眼见有人质问自己,心底露出不喜,直到看清此人身份,这才强压心中不悦。

此人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兼户部尚书魏谟,是开国名相魏征的五世孙。

早在开成、会昌年间,魏谟与崔龟从便以“嘉言启奏,无忝正人”出名。

对于处处效仿太宗的李忱而言,重用魏谟,无疑是宣扬他气量恢宏似太宗的最佳人选。

因此即便魏谟在朝期间处处直言,李忱也都忍下性子,脸上和悦。

李忱的做法,使得许多官员对魏谟都小心起来,生怕被魏谟盯上。

如今魏谟站了出来,又是带着质问的口气,李忱心里已然有了准备。

“山南西道节度使与兴元尹的职位,朕倒是暂时没有想过,还得诸卿多多上心才是……”

李忱话音才刚刚落下,魏谟便不给面子的继续道:

“既然没有人选,那理应让封尚书继续在山南西道任职,直到选出可以替换之臣工,方能调入京中。”

魏谟这话让李忱心里很不舒服,但在魏谟看来,这却很有必要。

他很清楚如今朝廷的办事效率,如果调入封敖而不委任新的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尹去接替封敖,那这个位置很有可能会空悬数月之久。

这样的官位空悬数月,这对朝廷和山南西道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损失。

“呵呵……”

李忱轻笑,笑容和悦道:“魏相所言极是,不知心中可有人选?”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