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笑又叹气,
高兴归高兴,可也愁啊,插秧还罢,一个人都能干,秋收时就不成了,不是说一人干不了,是累,活儿又细又多,就算现在能多一个人也费事儿,忙不开手。
“爹,现在咱家有十三亩半的地了。”赵大山高兴地直搓手,外头六亩半,神仙地七亩,未来的日子真不敢想啊,做梦都要美醒!
“啥咱家十三亩半?咱家只有六亩半!”赵老汉一听这话不乐意了,扭头瞪了大儿一眼,“这七亩地是你小妹的,你们兄弟是沾了小宝的光,借了她的地方种粮食,就像地主老爷家的佃户,只是不收你的租子,你们兄弟已经捡了大便宜了,可不能说这种话。”
他晓得老大没那个心思,也不是嘴快,就是心里头没和小宝客气,所以这般说。当然,自家兄妹算的太清不好,但不算也不成,这件事要说清楚,免得日后扯皮心里不舒坦。
家里的是家里的,小宝的是小宝的,要分开算。
小宝是个好娃娃,自然不会让她哥哥侄儿饿肚子,但她哥哥们心里也要明白,啥东西可以分,啥东西不能,心里要有数。
“爹,我知道的。”赵大山挠挠头,嘿笑两声,“神仙地的东西我万不敢惦记,也没惦记过。”
说罢,又摇摇头:“也不是一点不惦记。”
赵老汉刚想瞪他,就听他道:“惦记着给小宝种一辈子的地呢。爹,我想过了,小宝有神仙地这个事儿,就捂死在我们和小五他们这两代人嘴里吧。”
赵老汉一愣:“啥意思?”
“等小五长大娶亲了,他生的娃子,这事儿就不说了,咱们几代人把这事儿烂在肚子里。”赵大山仔细想过,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树大分支是自古以来的道理,他不敢保证孙子和曾孙辈各个老实憨厚,就算祖坟埋得再好,几代人里总会出个歪苗子,哪家都跳不过,虽然到时他们兄妹几个可能都入土了,但谁知道呢?
没得年轻时候他们千防万防,临到老了,要吃孙子辈的亏。
现在是没办法,小五他们也知道神仙地的存在,若是当年知晓事情的严重性,当年也有这个脑子,他都想瞒着小五他们这一代。
不过也不晚,几个小子性子都不歪,对他们小姑也维护,日后只要娶媳妇擦亮眼睛,就出不了大岔子。
但下一代得彻底瞒死了。
赵老汉还真没想过这事儿,眼下听老大这么一说,仔细一想,还真有那么两分道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都说富不过三代,小宝自打出生后家里的日子就一日好过一日,富了爹娘,富了兄嫂,富了侄儿,刚好三代,可以了。
至于她的儿孙,小宝要不要说,全看她自个。
……神仙地应该是不能传代的吧?赵老汉忍不住琢磨,要不还是少开几亩地,免得百年后小宝跟着去了,开几百亩都白搭!
抬手拍了拍老大的肩膀,赵老汉满脸欣慰:“老大,你咋变聪明了?”
“……爹,老三都是全家第二大聪明了,我当大哥的咋能落太多。”那日进山躲征兵,爹和孙亲家说的话他可都听见了。
“嘿,你小子。”赵老汉反手就是一巴掌抽在他身上,眺望着不远处春日气息十足的七亩地,因下大雨憋了许久的郁气一扫而光,乐道:“从今日起,你就是全家第四大聪明了!”
“哎,可怜老二那脑子,桃子没缺他一口,大米饭也没少吃,咋就不灵光呢!”
“全家就属他最笨!”
说罢,仰头哈哈大笑。
第9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