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消息倒是挺灵通的。”
“是,永寿市正在努力争取江北大学新校区。”
吕培路大方承认,随后问宋思铭,“青山不也在争取江北大学新校区吗?”
“青山已经退出了。”
“争不过,干脆不争了。”
宋思铭虚晃一枪。
“不会吧,就这么放弃了?”
“我可听说,你和程副市长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连省城都去了。”
吕培路原来是青山市委副书记,在青山有的是眼线,青山针对江北大学新校区的动作可瞒不过他。
“做了大量工作,有什么用?”
“青山一直把丹霞当做最大的对手,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丹霞做的,结果,昌顺半路杀了出来,”
“现在,永寿市也加入战团。”
“昌顺和永寿是神仙打架,青山还是躲远一点比较好。”
宋思铭感慨着说道。
“青山其实还是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可以试着争取一下。”
吕培路说道。
当然,这是客气话。
尽管,他曾长期在青山工作,但是,现在,他的身份是永寿市委副书记、市长,一切都得从永寿的利益出发。
所以,他巴不得青山能退出对江北大学新校区的争夺。
“不争了,我刚从程副市长那出来,程副市长已经放弃了。”
宋思铭说道:“对了,吕市长,昌顺那边的准备情况,你都知道吗?”
“我还真还不太了解。”
吕培路回答道。
“那正好,我跟你讲讲,昌顺想把江北大学新校区放在他们的高新区……”
宋思铭随即便将他掌握的情况,全数告知吕培路。
“昌顺的准备这么充分吗?”
吕培路听完不由得皱起眉头。
永寿争取江北大学新校区最大的倚仗,是永寿与老书记邱景阳的关系,以及现任市委书记汪春庭与江北大学校长刘元洲的关系。
可即便是有这两个关系,该走的流程依旧要走。
评审,讨论,投票,公示,每一个环节都少不了,这也意味着,明面上,永寿市不能差昌顺市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