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让瓦卢瓦感到无力的是人的损失。
四年战争下来,法兰西公社已经损失了近百万青壮年劳动力。
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破碎的家庭和荒芜的田野。
尽管其中几十万人还活着,但被关押在德国的战俘营里的他们,无法为祖国的生存和战争努力贡献任何力量。
法兰西公社本土人口满打满算不过三千九百多万,近百万青壮年的损失,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伤筋动骨,对于法兰西公社这样一个本就人口相对贫乏的国家来说,更是难以承受之重。这不仅是兵源的枯竭,更是未来重建希望的泯灭。
法兰西公社与不列颠联盟合作进行的达摩克利斯计划进展缓慢,根据他们科学家的推测,达摩克利斯计划一旦成功,他们的现状会被快速扭转。
然而这一计划进展缓慢,不知何时才能够成功。
在他的面前,摆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方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份是由总司令甘末林元帅代表的军方提出,被称为“最后之光”的进攻计划。
该计划的核心论点是:必须趁德军主力尚未完全从广阔的东线战场抽身,其注意力仍被俄罗斯残局和即将到来的西线总攻准备所分散之际,集中法兰西公社所能拼凑起的全部战略预备队,在北部战线再次发动一场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旨在一举将德军赶出法国北部,至少是大幅压缩其占领区,为未来谈判或长期斗争赢得空间。
在美国加大援助后的这半年多时间里,法兰西公社的军队在美国援助的帮助下有了发动新一轮大规模进攻的底气。
然而这份计划充满了巨大的风险,甘末林自己也承认,以法国目前的人力物力这只能是最后一次如此规模的进攻。
所有的后备力量,所有节省下来的燃油和弹药,都将投入其中。
一旦失败,部队将遭受无法补充的损失,防线将因预备队的耗尽而变得无比脆弱。
届时,德军蓄势已久的反扑将如同海啸,可能瞬间冲垮一切,连现有的战线都无法维持。维持现状,虽然被动,但至少还能依托构筑多年的防线进行防御,等待变数——比如美国同志更直接的介入,或者德国自身出现问题。
另一份方案,则是基于现实的残酷评估,建议采取战略守势,继续“维持现状”,巩固防线,积蓄每一分力量,等待渺茫的转机。
瓦卢瓦陷入了深深的犹豫。
他深知“最后之光”计划是一场豪赌,赌上的是法兰西公社最后的国运。
胜利的希望渺茫,而失败的代价是无法承受的。
可固守待变,变数又在何方?美利坚联合工团国内孤立主义情绪依然强大,直接参战遥遥无期;德国在东线的胜利反而使其更加稳固……
在长达数日的激烈内部争论和痛苦权衡后,瓦卢瓦最终采纳了甘末林后来倾向于保守的建议,尽管这建议带着浓浓的无奈。
他沉重地在“维持现状,暂缓大规模进攻”的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们赌不起了。”
他对甘末林说道,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和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我们必须为法兰西保留最后的火种,告诉同志们,坚守阵地,等待时机。也许……也许奇迹会发生。”
这个决定,意味着西线的主动权被彻底拱手让予德意志帝国。
法兰西公社这头疲惫的巨人,选择了蜷缩起来,忍受着持续的失血,等待着一个自己也无法确定是否会到来的黎明。
而柏林,则得以更加从容地调配其庞大军力,准备对陷入绝望的东西方敌人,发起最后的决定性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