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冻结了大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暴风雨前的死寂。
在精心选择的突破地段,直系北伐先遣军团的重炮群,悄然褪去了伪装,直系的北伐军队调动大张旗鼓,吴佩孚直接从前线精锐里抽调部队准备进攻俄国远东地区的精华部分——滨海边疆区。
军团总指挥王承斌站在前沿观察所里,举着望远镜,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身后是已经完成战斗编组的直系精锐——德械装备的第三师士兵们,他们穿着厚实的冬季作战服,枪刺如林,在晨曦微光中泛着冷冽的幽光。
“时间到。”
王承斌沉声下令。
“预备——放!”
没有丝毫预兆,天地间猛然炸响,成群的重炮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炽热的炮口焰瞬间照亮了昏暗的天际。
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预设的俄军前沿阵地、指挥所、通讯枢纽和交通要道。
巨大的爆炸声连绵不绝,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俄军经营多年的土木工事在精准的炮火下如同纸糊的玩具般被撕碎、掀翻。
炮火准备尚未完全延伸,嘹亮的军号声便刺破了爆炸的余音。
“进攻!”
戴着德式M35钢盔的直系士兵,如同灰色的潮水,从进攻出发阵地跃出,以娴熟的散兵线在机枪和迫击炮的掩护下,向俄军阵地发起了迅猛的冲击。他们的战术完全沿袭了德式训练——步炮协同紧密,班组突击果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不是所谓的“德盔师”,在德属东亚的支援与直系的自行购入下,直系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德械师,栓动式步枪是毛瑟,冲锋枪是MP34或者MP40,机枪是MG34,火炮是德制或者直系兵工厂仿制的德系火炮,他们甚至还有一定数量的装甲车。
俄军留守部队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打击完全打懵了。
他们想象中的“边境冲突”升级为了全面战争的序幕,远东的俄军将领确实预料到可能会被中国人进攻,可是在他们眼里,软弱无能的中国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动进攻,他们认为就算有冲突,那也只是简单的“边境冲突”。
一群不知道哪来的中国军人在边境上骚扰他们早已没有防备的哨所,然后就没有了。
在他们心里中国人最多做到这种地步。
许多地堡和堑壕里的守军还没从炮击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就被冲上来的直系士兵用手榴弹和冲锋枪解决了战斗,抵抗是零星绝望的。
一些忠于职守的俄军军官试图组织反击,但通讯已被炮火切断,部队建制混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往往稍作接触便向后溃退。
直系军队的推进速度极快,他们不像是在进行一场攻坚,更像是一场武装行军。
坦克(主要是日缴和德制一二号轻型坦克,少部分三四号)轰鸣着碾过破碎的铁丝网和坍塌的战壕,为步兵开辟道路。
工兵迅速架设临时桥梁,保障后续部队和重装备通过。王承斌的指挥部随着前锋不断前移,无线电里传来的都是捷报:“突破第一道防线!”“占领XXX高地!”“俄军溃散,正向南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