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丹诺夫等人彻底愣住了,会场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呼。
朱可夫?!他不是在德军的战俘营里吗?他怎么会出现这里?而且是以这样一种身份?
路易斯看着俄方人员震惊的表情,微微一笑,介绍道:“请允许我介绍,格奥尔基·朱可夫将军。”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朱可夫将军在我们的……呃,‘协助’下,已经成功组建并初步训练了一个步兵师的骨干力量,主要由自愿加入的俄军战俘构成。”
“如果朱可夫将军本人愿意接受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政府的领导,并且贵方也愿意接纳,那么他和他的这个师,从现在起就将划归贵方指挥。”
这一刻,日丹诺夫等人全都明白了。
朱可夫,这位被莫斯科污蔑为“叛徒”的名将,最终还是走上了一条与德国合作的道路,而且走得比他们更远,更早,他不仅自己“投降”了,还为德国人拉起了一支队伍。
朱可夫的目光与日丹诺夫对视,没有任何闪躲,也没有任何寒暄。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仿佛在说:“情况就是这样,选择在你们。”
短暂的震惊和内心剧烈翻腾之后,日丹诺夫迅速冷静下来。
朱可夫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他的加入对新政权而言是巨大的助力,他们也急需这样的军事资产。
尽管其背后的政治意味极其复杂。
“我们欢迎朱可夫将军以及他麾下的将士加入保卫新俄罗斯的事业。”
日丹诺夫没有思考多久就做出了决定。
路易斯满意地点点头:“很好,那么,关于贵方军队的建设,我国将从我们的库存以及缴获的白军武器中为贵方提供五个步兵师的完整装备。”
“这包括了朱可夫将军的这个师,所以贵方还可以利用我们提供的装备,再组建四个新的步兵师。”
他特意停顿了一下,强调道:“这五个师的装备,是帝国基于友好合作和贵方当前防务需要,所提供的援助,如果未来贵方希望组建更多的部队,那么,相关的武器装备,就需要贵方自行设法解决,或者……通过正常的贸易渠道,向我国购买。”
话语中的控制意味,不言而喻。德国人不会无限制地武装一个新生且前途未卜的政权。
五个师,既是保护,也是一道枷锁,一道衡量其忠诚和依赖程度的标尺。
日丹诺夫、沃兹涅先斯基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和隐忍。他们没有反对的资本。
“我们接受这个安排,并感谢德国的慷慨援助。”日丹诺夫代表众人回答。
随后的会议讨论了一些相对次要的问题,如城市治安联合巡逻、战俘处理、以及恢复部分关键工厂生产等。
路易斯在会议最后,再次重申:“德意志帝国将严格遵守与我们承认的俄罗斯唯一合法政府——也就是在座的诸位所领导的政府——签订的一切协定。”
“一旦彼得格勒人民政府证明其具备独立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我方将依照协定,逐步撤回行政顾问,将全部权力交还给俄罗斯人民。”
最后,在众多与会者的见证下,日丹诺夫代表“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与路易斯代表的德意志帝国,共同签署了一份《德俄友好合作同盟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