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300章 比郑和舰队还强大的水师(大章(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自至,从西夏进入吐蕃的南路,完全被封堵。

他们从临安城出发,到济州岛,来回两千四百里左右,同时用了两艘船,一艘老式船,一艘新式多桅船。

同时木尔提家中分到的十五亩田中,税二成改为税一成。

“这破车能用一年?”也有人觉的不可能。

“格日勒大哥,什么时候出发啊。”就在他看着远处若有所思时,格日勒听到身后传来声音。

刚来叠州时,宋人说白糖是从江南运过来的,千里运输不易,所以卖价高。

木尔提选择不交牛。

主桅挂方形大横帆,后桅挂三角帆。

贾似道这要是遇到现在的皇帝赵与芮,有赵与芮刀把子开路,这事就绝对能干成,南宋估计还能多活几年。

你都敢弄全天下地主的田,还有啥事不也干?

潼关地处金境,贾似道居然也敢去,赵与芮就知道他是可以好好培养的。

他到现在才是吐蕃军一个百人都头,手下全是自己的族人,且没有军饷。

临安原本就是南宋造船业的中心,不但有官方船厂,也有大量私人船厂,赵与芮掌权后,把大量原来定海的船匠都被赵与芮迁移到这边,使的临安造船厂成为当世最大的造船厂。

赵与芮只是就把后世知道的东西说了出来,但至于怎么弄,他就不知道了,全得靠工匠们自己琢磨和试验。

采用横纵结合的方式,将方帆和三角帆并用,这样无论顺风还是逆风,都有不错的船速。

但赵与芮道,现在临安到定海一天能跑来回了,去看看水师就回来。

他们制造工艺与一般马车也不同,车轴上有轴承,滑动轴承,宋军用的是铜铁材料,卖出来的是包铜铁,长途出行会用各种动物油,比如猪油什么一路抹猪油。

赵与芮在宝庆四年就提出三角帆,船厂工匠们多番研究,最终造出了现在的三角帆。

赵与芮走在船上,一边听一边看,官员和工匠们对皇帝都是一脸钦佩的表情,因为这是皇帝提出来的,即便皇帝没有参与制造。

木尔提经常和宋军在一起,消息比较灵通。

此时的临安第一造船厂,只造一千料以上大型船只,全厂有工匠两千多户,如果材料足够,全力打造,年造船只最少三百艘以上。

每年还要向宋人交足额的牛马羊和粮税。

因为赵与芮大全国各地都新建了不少船厂,加上目前海上没什么压力,所以在他过去几年里,只保持每年全国新增五百艘千料大船,中小型船则随时向私人船厂采购,基本保证一年新增一千艘船以上,同时淘汰一些老旧陈船。

木尔提道:“两年都能用,咱们这车确实好。”他说话时表情骄傲,还说咱们,严然把自己当宋人自居。

连现在的格日勒看到木尔提都感觉到他非常悍勇。

原本他们五千吐蕃人是自成一军的,但这两年陆续有一百多人被充入宋军阵中。

只要跑完这趟,至少又有大赚一笔,格日勒心中乐呵呵。

但这里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寺庙,格日勒暗暗的想着。

当然,这只是当时的速度,在不同的时间,遇到不同的季风,速度体现也不会相同,总体来说,新船速度大增是肯定的。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