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374章 国界之分(第5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草原上的牧草丰盛期各有不同,受降雨量影响,北方蒙古那边受季风影响,春夏季多雨,西夏这边属于西北方,这边的草原以干旱为主,生长季节也相对较短,一般从五月初到九月底,最高的时候,大概在七八月份,可以长到一米以上,也是牧草最丰盛的月份。

但在七八月前的时候,牛马羊的牧草比较少,怎么办?

现在西夏也好,蒙古也好,都是提前储存干草,毕竟打仗时也要用到,有时还得用其他豆类来辅助。

如果能种上黑麦,七八月前可以有效利用刚收割的黑麦秸秆为青饲料,营养不比牧草差。

黑麦秸秆做青饲料比黑麦草是差,但在这个时代己经算不错,到時候再加点輔料搅和下,养牛羊完全沒问題。

说到最后,秦真更道:“陛下说,黑麦对我大宋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我们现在开荒北方(新建长春城附近)则意义更大。”

“我锦衣卫未来一年的任务,就是想办法把黑麦移植到大宋来。”

孟珙当然听懂了,这件事干好了,未来大宋很多百姓都不会挨饿。

黑麦抗灾害相当好,无论干旱,洪涝,对它的影响,都远低于普通小麦。‘

他听到最后,霍然起身,对着临安方向叩礼道:“臣定竭尽全力,完成陛下旨意,造福我大宋百姓。”

接着两人又对宋蒙议和的事商讨了下。

次日下午,孟珙召见刘润。

刘润带着哲库一起到了孟府,孟珙看到有个蒙古人,估计这蒙古人才能真正作主。

他当然不在意,陛下说过,无论什么样的谈判,最终还是得靠铁骑和火炮才能决定。

原本他和孟瑛在西夏境内一直是跑跑,守守,拖延时间,现在刘整带了十几万兵马进西夏,再加上后续还会有兵马进来,大宋在西夏的兵力越来越多,现在主动权已经在孟珙手上。

当天宋廷这边人挺多的,除了孟瑛回去驻守沙州,张宣去守瓜州,其余像刘整、杨价、曹友闻等将都在,斡扎箦也被叫了过来,秦真也在现场。

蒙古方面只有刘润和哲库。

两人一进来看到一屋子大宋文武也都愣了下,然后顺着大伙的目光看到左侧墙上挂着一张看起来新弄出来的西夏地图。

“拜见孟——制使——”刘润他们一开始都叫将军,现在知道孟珙官职是四川都司都指挥使兼四川制置使。

他算文官,所以以文官称呼孟珙。

孟珙也没好脸色,示意他们坐下,然后道:“刘润伱这提议和咱们陛下的旨意,差的很远啊。”

刘润不动声色,谈判吗,本来就是瞒天要价和坐地还价,他来之前,窝阔台给他们的底线就是可以放弃甘州和西凉两府。

因为这两地在瓜州和中兴府中间,正好在宋军势力范围,肯定守不住的。

他还没开口,就见孟珙起身,拿了支准备好的毛笔,嗖的在那地图上划了一下。

“嘶”刘润顿时倒吸一口冷气,哲库脸都黑了,要不是身上没带刀,估计要拔刀向向。

原本蒙古人划的地方,大概占了西夏右下角,占西夏全国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大。

现在孟珙用力一划,直接从西夏中间一分为二,上面北部全是蒙古的,下半部南面全是宋军的。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