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374章 国界之分(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朝廷现在要组建宁夏制置司,但制置使人选还没定,赵与芮打算是让孟珙先兼着的,但孟珙目前还兼着四川制置使,孟珙打算推荐献城投降的西夏人斡扎箦。

<divclass="contentadv">斡扎箦的好友高智耀与他弟弟孟瑛关系很好,斡扎箦也很有才干,投降蒙古这几年,西夏境内粮饷不绝,养马无数,为蒙古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

秦真听说他要推荐斡扎箦,稍微愣了下,马上点头:“行,下官会尽快向陛下禀告。”

两人接下来说了好多事情,因为现在中兴府内,最重要的就是民政和军事。

军事上面孟珙可以说了算,民政上面还得等皇帝同意之后,让斡扎箦来干。

首先要建立中兴府甚至西夏到临安的通迅快驿道,之前的和蒙古对战中,都是靠军中快骑往临安送,现在宋廷占据了,就要建立自己的驿站,驿站的选择自然相当重要。

从哪里走最快,最安全,需要多少人,这些事都要孟珙现在先处理,这样他们能最快把这边的消息传递到临安。

几件事情说完之后,秦真突然脸色微正:“陛下还专门交待了一件事——”

皇帝赵与芮来之前专门郑重其事交待了几件事。

其中一件秦真刚和孟珙说了,就是锦衣卫到时会和情报司一起组织一支商队,在与蒙古议和成功之后,会专门跑商,把商路打进中亚甚至欧洲,一方面将大宋的商品卖到欧洲各国,另一方面是把情报司细作派遣出去,同时还在欧洲寻找一些大宋没有的东西。

“大宋没有的东西?”孟珙听着感觉怪怪的。

“简单说,世界各地都有自己不同的丰富物产,有些动物植物农产品,我们大宋有,其他国家没有,有些东西,人家有,我们大宋没有。”

“咱们在这里也要收集咱们没有的。”

“哦,原来如此。”孟珙这下听明白了。

当然,秦真又说,陛下更关注大宋没有矿产,技术,农产品,比如黑麦,石油。

“陛下说,黑麦外形和果实和咱们的小麦相似,但果实色泽较暗,所以称黑麦——”

“它原产于波斯和突厥一带,在欧洲和中亚种植比较多。”

孟珙认真听着,他虽然是干军事的,同样也是制置使,民政军事两手抓,当然知道粮食比较重要,皇帝如此重视,肯定与众不同。

果然,秦真又继续道:“咱们大宋的麦子不适宜气候寒冷的地方,土壤条件也有限——”

“但黑麦则不同,无论在北方和山区,还是寒冷和酷热的地方,都可以种植。”当然,在太热的地方生长会变慢,总体来说,更适应寒冷恶劣天气,而正好,大部份谷物粮食却不抗寒,可以得到有利的补允。

明朝号称遇到了小冰河天气,若是有黑麦的话,估计有机会多活几十年。

“陛下这么说吧,其他谷类不适宜的气候和土壤,黑麦全部可以。”

“其他粮食不适合的地区,黑麦全可以。”

孟珙听的一脸不可思议。

黑麦确实是目前最为逆天的农作物,无论高海拔地区,还是极寒地区都可以种植,其抗寒能力可是所有小粒谷物中最强,生长范围可至北极圈。

秦真这时又道:“而黑麦返青早,生长速度快,咱们这边还可以当饲料用,可以解决牛马羊早春青饲料的问题。”

草原上的牧草丰盛期各有不同,受降雨量影响,北方蒙古那边受季风影响,春夏季多雨,西夏这边属于西北方,这边的草原以干旱为主,生长季节也相对较短,一般从五月初到九月底,最高的时候,大概在七八月份,可以长到一米以上,也是牧草最丰盛的月份。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