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此,GSM基站和手机在一线城市上线,立马就出现的排队抢着入网的现象。
目前这个时空,内地虽是得到了欧洲GSM标准的授权,理论上,制定标准也是为了更好的收取专利费,所以,标准制定者,也会允许大量的竞争者加入市场。毕竟,竞争者接受他们一套标准,至少会缴纳专利费,不至于让标准制定者血本无归。
而如果不允许更多同行进入行业的话,对方就会选择其他的技术路线。也正是因为,内地堂堂正正的表示,要造GSM基站和手机,欧洲的标注制定者,明面上也是表示欢迎的。
但是,想要使用国产的基站,最快也要等到明年。这还是孟欣那边开了挂,将另一个时空一批21世纪那边的GSM的技术资料,拿到这边来,进行消化吸收。
所以,别看维创系刚刚得到了GSM的准入门槛,但是接下来,肯定是要注册一堆的GSM相关的专利,不仅仅可以自己减免一些专利成本,还能收取别人的专利费。
就像GSM标准一开始是欧洲制定的,但到了21世纪,很多的专利已经过期,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专利,来维持GSM阵营的专利收益。但是,在另一个时空,21世纪初的GSM标准的专利,早已经不是被欧洲厂商垄断了,东瀛S尼、南韩S星,以及鹰酱的M托罗拉等等公司,在后来也注册了一些新的GSM专利。也正是后来GSM专利数量膨胀了,收取专利费的厂商变多了,才一度让GSM手机的专利费用占零售价的16%~17%。
就像刘焱跟GSM标准现在的几家制定者谈判专利费不超过3%,也仅限于这些公司的专利费用。但是,后面如果S尼、S星、M托罗拉等等公司也注册了大量的专利的话,那么总的专利费,肯定是超过3%,因为,目前的协议仅能约束欧洲厂商,并不能约束今后的其他专利持有者。
也正是因此,今后想要降低专利成本,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拥有大量的专利储备。
确定了加入GSM阵营之后,内地的电信运营商就已经开始建设网络,在内地的GSM设备还未投产之前,已经向N基亚、A立信等等公司,发了一批订单。
首批的内地GSM基站的订单,就是从欧洲N基亚总部发送的。
在接受了订单后,F兰的N基亚公司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所以直接从总部调集设备和人,分别乘坐航班,飞往天朝。
下了飞机之后,这些业务人员,就开始在天朝组装GSM无线网络。
当然了,从欧洲进口的这批基站设备,堪称是天价,每个GSM基站报价100万美元,并且,低于100个基站的小生意不谈。
当然了,为了让用户能心态稍微好过一点,每个基站送1000部诺基亚手机,这批手机也就是目前,内地的三大运营商的入网免费送的GSM手机的来源。
三大运营商天价买了一批基站和GSM手机,先把一线城市的业务试运营起来。等到一线城市的业务发展起来了之后,再逐步增加基站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