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从国外进口的这批GSM基站实在是太贵了,首批基站进口到内地之后,内地的电信行业拆了几套基站,发现GSM基站使用的芯片,就未必比盘古电脑的芯片要复杂。
还有基站所用的天线,也不过是简单的金属天线,但并不是结构太复杂的天线,也敢报价2万米元,也就是说,天线坏了一条,要进口的话,不客气,2万米元一套。
而实际上,内地稍微攻关一下,天线就是可以自主生产了,即使报价1000元RMB一条,毛利润至少还有500元。
首批网络刚刚完成验收之后,三大运营商就开始展开了移动电话的相关的业务,但限于目前进口的基站太贵,所以,暂时建网还是以“实验”为主,每月每家运营商最多建10个基站。
基站建设目前主要是培养维护和业务相关的人才。基本上是以几倍的人力资源在做同样的事情,主要是给今后业务扩张储备人才。
等到明年GCH的设备投产之后,才是GSM基站飞速建设的时期。
因为,等到GCH之后,2G基站的硬件成本,就可以缩到50万RMB以内了。
即使一套标准的基站报价50万RMB,依然属于是暴利。其实单纯的硬件成本,能超过20万RMB就差不多了。
海外进口的这批设备,之所以如此昂贵,除了因为是欧米人工成本贵,运输成本、关税成本不便宜之外。更
重要的是,对方吃定了兔子目前造不出这一整套基站设备,所以,针对性的报出比较高的价格。
如果在欧洲的话,同样的一套设备,即使是暴利,但是报价绝对会低于30万米元!
主要是因为,如果报价高了的话,当地很快就会有其他厂商开始大规模的进入该行业。
实际上,另一个时空,90年代也是全球通讯设备公司大规模进入该行业的时代,东瀛、欧洲、米国、兔子、南韩等等一堆的上面厂商,纷纷的是进入该行业。
而通讯设备厂商能够取得更好发展前景的关键,就在于订单!
另一个时空,兔子靠着本土市场,硬生生的培养出了H为、Z兴等等一大批通讯设备行业的世界顶级巨头。但是,Z兴和H为,也是有一些关键的部件,为了采购方便,直接从海外进口集成。
H为还算好,即使有一些部件对外进行采购,但其实早就已经做好了自产的预案,一旦别人不供货了,就可以快速启动自己制造的方案。
这种预案,使得H为把大量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资源都放在了重复性研发上,这种默默的努力,一直要到别人断掉H为的供应的时候,才会有用武之地。
正是因为H为一直在背后默默的做准备,所以才能够在供应商真的出现威胁断货的情况下,就可以迅速用自己的制造的产品进行替代,他们这种不断用警惕的眼光看待国际市场上的供应商的做法,反倒让供应商并未真的敢去断掉H为的零部件供给。
因为,H为真的已经做好了所有发准备,即使不用你外国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自己去造也可以很快就能够造出来替换进口零部件。
由于进口的通讯基站太贵,再加上,只有GCH,才能把就业、税收和技术,转移到国内。
所以,上面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GSM基站和手机的生产,明年电信运营商所采购的基站设备,零件GCH率需达到35%,而三年后,也就是到96年初,GSM基站和手机95%的零部件需要是国内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