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阳郡城,东府军六千余人正在大雪之中忙碌的准备守城。李荣调往东府军主力大军作战之后,蒋胜被任命为历阳太守前来领军驻守江北堤岸。
本来,李徽是不放心蒋胜领军的。蒋胜是仆役出身,也没读过书,性子粗鄙,才能不足。但是,他却是跟随李徽最早的一批心腹。
当年在居巢县面临极为危险的境地之时,蒋胜便跟随在李徽身边,可谓是历经磨难。这些年来,蒋胜一直在李徽身边,从亲卫都尉到亲卫营统领,倒也尽职尽责。虽然也犯些错误,但在李徽身边,时常纠正,也没出什么大乱子。而最重要的是,他对李徽忠心耿耿,万事替李徽着想,是李徽最信任的心腹之一。
对上位者而言,有时候最重要的不是身边人的能力有多强,而是身边人有多么的忠心。就算是李徽,也难以免俗。心腹之人的栽培极为重要,像蒋胜这样的,总是要给他机会,让他有所成就的。
这两年,蒋胜自己也流露出希望能够外放领军,或者做一些事情的想法。李徽知道他心里定然有些不平衡,毕竟李荣郑子龙朱超石朱龄石这些年轻一辈都已经独当一面。当年从居巢县带出来的那些县兵中的一些人,同样是泥腿子出身,如今也在军中和地方担任要职,这多少让蒋胜有些羡慕和自卑。
他跟随李徽最早,年纪也老大不小了,自然希望能有所建树,免得在他们面前有些抬不起头来。
就像蒋胜自己说的那样:“小郎,我知道我没本事,也怕给你丢脸。但我还是想做些事情,给你长脸,也给我自己一个交代。我在亲卫营中,在小郎身边固然很好。但是终究让人以为我靠着小郎的宽容在能立足。所以,我还是希望小郎能给我个机会,让我试一试。若真的做不好事情,今后我也不提了,就跟在小郎身边跑跑腿,也毫无怨言。”
李徽听了这话,自然心中有些感触。考虑再三,这一次便让蒋胜来历阳驻守,任命他为历阳太守。外放太守,这可是重任。特别是历阳郡这里,有可能遭到攻击的地方。有人提醒过李徽,觉得蒋胜不合适,但李徽还是这么做的。
李徽并非不知道蒋胜或许无法胜任,他也大可将蒋胜外放北徐州或者青州四郡担任一个清闲安全的郡守。但那样一来,对蒋胜毫无裨益,反而有敷衍之嫌。蒋胜心里肯定也会有别样的想法。所以,既然要给蒋胜机会,还不如给他压上重担,逼着他成长。
当然,鉴于历阳之地的重要性,李徽给蒋胜配备了几名副将和参军,让他们协助蒋胜驻守。同时拨付了一批火器弹药给蒋胜,便是要助他一臂之力。在大军进攻建康的情形下,李徽能够拨付火器给历阳守军,这显然已经是极为不寻常的事情了。
当然。李徽让蒋胜赴任历阳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李徽判断,自己起兵之后,保持最建康的压力,对方的兵马会优先增援京城,而不会铤而走险另辟战场。倘若对方敢这么做,那其实是极不明智的行为。
蒋胜到任之后,表现倒也中规中矩。从骨子里而言,蒋胜因为出身鄙薄,所以从来没有高高在上的心理。他在李徽的亲卫营的时候便和亲卫们关系很好,打成一片。从未因为他是跟随李徽资格最老的扈从而对手下打压。平素对亲卫们颇为善待关心。
来到历阳之后,蒋胜也是如此。历阳东府军驻军六千余,防范着从居
巢到乌江渡的百余里的江岸渡口,将士们其实颇为辛苦。特别是入冬之后,要防御江岸渡口,需要驻军在外,受风寒之苦。
蒋胜觉得将士们太辛苦,认为其实只需防范主要渡口便可,无需在各处瞭望哨布置兵马。散布江岸的数十处瞭望哨,每一处驻军数十人,来回轮替,生活条件艰苦。每十日轮换,耗费大量的精力,消耗兵士的体力和激情,这其实并无必要。
于是蒋胜决定,只保留主要渡口的大型防御工事的兵马驻守。其余的江堤防御,采用巡逻的方式。每日派出骑兵沿着江堤巡逻便可,早出晚归,起码可以睡个好觉,得到很好的休息。在横江渡等大型渡口,因为人数众多,其实便是一座大军营,物资的调配便捷的多,生活也舒适的多。
对于蒋胜的做法,身边的将领也没觉得有什么太大的毛病。毕竟蒋胜得出发点是体恤将士们。东府军中向来有这样的传统。且用巡逻队代替哨所驻守,对于整个江岸的情报掌握效果也差不到哪里去。
从乌江渡口往西,从横江渡往东西各不过数十里的距离,骑兵巡逻队一天往返绝对没有问题。况且,敌军大规模渡河的渡口就在横江渡和乌江渡口,需要防范的是小规模的偷渡和渗透这样的行为而已。
但是,正是这样的举措,导致了此次疏忽。对于可偷渡的野渡区域失去了全天候的掌控。事实上野渡区域本是有两座哨所的,就位于山崖之上。若是有兵马驻守于此,桓石生的偷渡行为很可能会被发现,进而早早的预警。但可惜的是,风雪之夜,东府军怎么可能会有兵马巡逻。
所以,当蒋胜得知对方于不明野渡区域偷渡成功的时候,惊的目瞪口呆。好在他还保持了理智,他知道此刻去拦阻已经来不及了。江岸已经突破,他需要做的是即刻将所有兵马撤回历阳郡城之中准备守城。与此同时,派快马急速向李徽禀报敌军渡河进攻的消息。
晌午时分,桓振率领一万兵马抵达历阳城东南。在历阳城下扎下营盘。午后时分,桓石生率后续兵马,携带物资辎重陆续抵达。
风雪已停,四野茫茫,桓石生策马来到南城城外,眺望城头。城头上,东府军兵马严阵以待,城池上方密密麻麻全是人影。
桓石生抚须看着城池的规模和规制,心中信心大增。历阳郡城规模不大,城墙单薄,也并不高大。这样的城池本就非边镇重镇,也没有太多的防御体系。面对己方的进攻,应该支撑不了多久。
况且,桓石生已经命水军战船从下游乌江溯流而上,直抵历阳郡城东北方向,形成合围。届时可断历阳东北方向的去路,封锁对方撤逃路线。攻下历阳之后,大军便可直捣梁郡,之后向东直扑广陵。而水军的路线也已经规划好,从乌江溯流而上,抵滁河入淮水,沿淮水东进,进入邗沟便可抵达广陵。只要拿下广陵,徐州便近在咫尺了。
“叔父,何时攻城?侄儿已经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