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侧的营地帐篷密密麻麻宛如坟场,兵马来去,忙碌穿梭。可见对方不光在城头有大量守军,城内更有大量生力军。光是西城这一面城墙,起码五六万兵马集结于此。防御工事也极为密集,显然是突击进行了加固。由此可见,桓玄是真的希望能够守住京城。他下了大力气在防御设施之上。
不过,对李徽而言,这样的布局倒也吓不倒人。在李徽看来,这种传统的防御方式,若是其他兵马攻城,或许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是东府军拥有重炮,对方工事越密集,防守人员越多,杀伤力反而越大。这些防御设施,在火炮的轰击之下,恐怕支撑不了多久。真正阻挡东府军脚步
(buduxs)?()的,其实是坚实的城墙和宽阔的护城河。那些火炮无力摧毁之处,才令人头疼。
未时末,十余门火炮被拉到西篱门外五百步区域。火炮架设完毕之后,装有大量拓印传单和讨逆檄文的炮弹被装入炮膛之中。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起,数十枚炮弹在西篱门城头和城内区域的天空中爆裂开来,然后无数的传单在空中飘洒如雪,纷纷落下。
那些纸片上除了印有讨逆檄文全文之外,便是劝降的宣传内容。
“桓玄逆贼,大逆不道。城中兵马,勿受其蔽。尔非首恶,当弃暗投明,可既往不咎。若执迷不悟,视同同谋,诛灭三族,望尔等三思而行。”
“阵前倒戈,官升三级。弃暗投明,既往不咎!”
“擒杀桓玄者拜刺史,擒杀敌酋者,拜太守。如此良机,切莫错过!”
“东府军火器凶猛,不日即将轰炸城池。望京城军民,互相转告,即刻撤离京城之地,或寻觅躲藏之处,以免误伤。”
“东府军不欲伤及无辜,但弓箭无主,炮弹无眼,难以左右。尔等百姓,宜早避之!切记!”
“尔等乃大晋臣民,何故为贼作伥?回头是岸,制作能改,善莫大焉!”
“……”
随着轰鸣的炮声,成千上万的纸片飘落城中。虽然射程所限,只能射到外廓两三里之地。但高空之中随风飘扬的传单最远可飘到青溪西岸的内城街市之中,只是数量较少罢了。但只要有哪怕百余张落入繁华街市,一传十十传百,也能起到宣传的效果。
桓伟得知此事,下令将所有的传单收缴焚毁。他是经历过京口的传单宣传的,当日京口百姓便是因看到传单而惶恐,纷纷逃亡。但此番在京城,一个百姓也休想离开。
可是对方不断的用火炮将传单轰入京城之中,到处是飘落的传单,成千上万,飘向各处。想要完全收缴,让百姓和兵马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到天黑之时,东府军用火炮抛洒了近十万份传单,落入内城青溪以西街区的数以千计。
城中百姓几乎都得知了东府军的宣传内容。人心开始躁动不安。
桓玄的反应迅速,派出人员沿街市收缴传单,并告诉百姓,这不过是东府军蛊惑人心之举,不可为其蛊惑。其大逆不道之言,不可流传,否则将视为忤逆之罪。更告诉百姓,东府军火器射程只及外廓城池,根本不可能威胁内城,不要被他们欺骗威胁。
其实,就算桓玄不派人压制,京城百姓们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更对眼前的情形无能为力。桓玄早已下旨宵禁,白天的街市也设立关卡盘查,抓捕任何可疑之人,打为细作入狱。禁止任何人聚集,更别说离开京城了。
一些百姓逆来顺受,根本没有任何的打算。但有些百姓却已经开始在家中院子里挖掘地洞,或寻找坚固之处以便藏匿。
……
夜晚二更。城外东府军后营南侧,朱超石的五千左军骑兵集结完毕。李徽亲自前来,为他们送行。
朱超石率领的这五千骑兵即将南下。他们将从京口以南的小道绕行牛首山东侧,从武进县经过无锡抵达吴郡之地。此行的目的有二,第一件事是去吴郡将顾氏以及其他吴郡大族人员救出来,送往徐州安全的地方安顿。
桓玄篡位,李徽起兵之后。桓嗣的兵马进驻三吴之
地(buduxs)?(),
㈣[(buduxs.)]㈣『来[不*读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此刻是最危险的时刻。虽则几大族主要人员都在徐州为官,这几年族中子弟陆续都到了徐州境内居住,但是作为大族根基之地,自然不可能完全放弃。产业和族人都在吴郡,根深蒂固,不可能完全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