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第107章 没办法,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朱标笑道:“傻小子,那是自然。”

“快睡吧,明儿咱们就启程去成都,再去云南,见了你沐英叔叔,我们还要去见湘王和潭王,之后就能坐船回南京了。”

“爹,我给你讲个故事。”

“什么故事呀?”

“满城皆白发,死不丢陌刀,独守五十载,岂敢忘大唐。”

“这个故事说的是安西铁血郡王郭昕的故事,是说大唐安史之乱时,安西精锐被调集回长安平叛……”

许久。

朱雄英都说的有些瞌睡了,眼皮子打战。

“爹……”

“嗯?”

“没什么,我就是再叫你一声。”

“晚安。”

……

随着大明永昌侯蓝玉来到西安。

整个大明的都开始龟缩战线,养起身来。

燕云和晋代之地,全都修建长城关隘,并且只开了固定的几个集市可以和蒙古贸易,再加上大明对西安的通敌回商进行了清理,来往的商旅逐渐少了。

可是,漠北和漠南诸部,蒙古部落日益增长的茶叶,盐巴,丝绸等需求,和少量的商队,不断增长的价格越来越不匹配,这开始逼迫蒙古部落们互相战斗,抢夺靠近长城的草场地盘,以便更加方便获得茶叶和大黄。

这有个专业术语。

垄断贸易。

因为北方诸部落,根本离不开大明的各种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尤其是茶叶,蒙古部落在经过上百年的富裕日子,一下在草原上吃沙子,这谁受得了。

而且,可以不打打杀杀,就正常交易买到各种茶叶大黄丝绸盐巴,谁愿意提着脑袋去砍杀呢?

何况,现如今的大明正是开国战力巅峰最猛的时候,打也打不过……

草原上紧缺粮食,有很多习惯吃高粱,小米和青稞,麦子的蒙古部落,索性直接投降大明,被在发放路费后,由沿途的驿站逐一安置,全都分去了云南和贵州等地,还有甘肃一些地方,戍边屯田,也种植如孜然,香豆,苜蓿等作物,尤其是为大明的边军种植苜蓿,大明卫所以后会在收割季节按时前来,以大明宝钞收购。

坚挺的大明宝钞,强横的军事实力,是大明能够安稳养生三年的基础。

能战,方能止战。

手中有剑,但是不够利,等我将这把剑磨的更利一些了,那时候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上,大明对北元,察合台,高丽等都是碾压态势。

甚至给大明十年勤修内政,解决三个问题,领土基本盘,中央集权,收取赋税,足以横扫此时的整个东西亚。

耐寒的抗旱水稻稻种,被大明从高丽引入,而从钦察汗国那边购买的黑麦种子,也被购入,北方卫所开始实验各种耐寒耐种的食物,改良卫所士兵的口粮。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