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他在,想来会有另一个结果。
一夜白头的痛苦,他参透诸多。
若能在冷清的浮月山清修,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待他日,飞升成仙也好,寂寂终老也罢,只要养育好了宋宛白的孩子,他总归也算是赎了罪。
他没想到会碰见另一群孩子。
起初他对流离失所的玉姜动了恻隐之心,却不想随意将她带回仙山。因为他不确定自己能否担得起照顾另一个孩子的责任。
意料之外的是,浮月山仙山百里,那个孩子仅凭着单薄的一面之缘,就一步一步地走上来了。
她跪在自己膝前拜求仙法时,元初动容了。
或许有另一种赎罪的法子。
他在那时决定收徒。
细细算起来,沈晏川只是跟随在他身边,他从未教授仙法,只想着让他远离修真界的诸多烦扰。
玉姜才是他收下的第一个弟子。
对于他的第一个徒弟,他格外上心,也十分疼爱。所幸玉姜资质甚好,从未辜负他的期许。
玉姜性格很好,伶俐随和,下山游历时遇见的每个人都喜欢她。
第一次被人称作玉仙师时,玉姜高兴得一夜未眠,连敲师父的房门,将他从睡梦中叫醒,围着他叽叽喳喳地说了一夜感慨。
元初也高兴。
在他以为自己此生将孤单凄苦之时,能有玉姜唤自己一声“师父”,他很高兴。
他本以为,在宋宛白离世之后,世间对他而言最重要之人便是宋宛白留下的孩子了。
但当玉姜出事之后,他对沈晏川再也没了之前的亲近,甚至在夜深之时反复猜疑。
猜疑玉姜究竟因何落得这样的境地。
这份猜疑冷落,同样刺伤了沈晏川。
兜兜转转,一切的源头还在他的身上。是他的偏心与不够公道,毫无用处的慈悲与无能,害了每一个他真心爱护的孩子。
元初不能原谅自己。
“师父。”
玉姜忽然出声。
元初从回忆之中艰难跋涉而出。
玉姜认真道:“如若重来一次,我还会这么选。”
“什么?”
“在收到关于师父安危的书信时,我还是会回去。这不是师父的错,是因为师父对我太好,所以我心甘情愿赴往险境,哪怕猜到那可能是个陷阱。云述倾毕生修为换回师父的性命,同样是想聊以偿还师父当年收容之恩。如果师父因此愧疚,倒不是我们的本意了。”
元初的眼睛酸痛,一时视线模糊。
他转过身去,微微低头,一滴泪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