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不是因为顾及天下最后这摇摇欲坠的天空,顾及百姓陷入战乱后的流离苦痛,您有的是其他的选择,有无数次机会能激流勇退,不至于走到现在退无可退,唯有造反才有可能得以善终的地步。”
“裴大人,难道您就真的不曾想过,坐在龙椅上的人若是换一个更有脑子有手段,能被您教导成才的君主,或许能少些糟心?”
裴度玩味道:“泰安县主是要我助你废掉身为我表亲的陛下,推一个只是宗室之女的县主上位?”
“并且,这位县主还一定会亲政掌权,除去我这个内阁权臣?”
“是。”
泰和县主答得干脆,没有丝毫掩饰。
“世人皆知郑氏太祖为大周开国皇帝,但谁如今还记得,当初太祖皇帝是以半国权柄为聘,求娶才名贤名远扬,门下食客幕僚数以千计的阴山县主?”
当年的阴山县主智谋卓绝,没有她的相助,郑氏太祖能不能打下这个江山绝对是未知数。
只是天下定后,郑氏太祖既不舍得真正履行共坐皇位的诺言,同时也忌惮阴山县主的能力,于是半国的权柄一点一点在名为帝王之爱的甜言蜜语下,被蚕食成了困于宫墙的皇后之位。
那位曾经惊才绝艳的阴山县主,最终只在大周竭力保留下了寻常百姓家中女子也当启蒙读书,亦可招婿当家,同性之间也能结契共助风雨同舟……这些如同火种的微弱光芒。
“大周的皇位本就是郑氏与阴山县主共有,阴阳并齐。”
“太祖当年并非胜在性别,而是对外以贤能之名压阴山县主一头独揽大权,若能证明我比如今郑氏子弟都强,贤能更甚,即使身为女子,又为何不能抢?”
说完这些,泰安县主想到来之前,与裴大人母亲有过手帕交的母亲隐晦所言,凛然挑破:
“况且,正因我不姓郑,又非郑氏嫡系血脉,是无论怎样说都足够离经叛道,甚至是能让大周诸位先帝气到从皇陵死而复生的人选——才有机会争取到您,不是吗?”
泰安县主看了一眼旁边面露思考之色的沈溪年,想到这段时日偶尔从隋子明嘴里套出来的一点蛛丝马迹,泰安县主虽然觉得这话真的有些离谱,但还是怀着赌一把的心态接了句:
“我还可以让人为您和沈公子立传写书,不论之后山川移形,朝代更替,您和沈公子的故事都会被史书铭记传承。”
一直平静不言甚至思考端茶送客的裴度一顿,居然当真抬眸看了过去。
刚才还听的认真,猝不及防被这么一句话雷的外焦里嫩脚趾扣鞋底的沈溪年:“?”
不是?
你认真的?
沈溪年十分无语地看向泰安县主,又顺着泰安县主的视线看向裴度。
沈溪年深呼吸一口气:“……”
谁能告诉他,为什么刚才还一脸兴致缺缺,对县主从大义凛然到真情流露都没什么反应的恩公,这会儿却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