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面冲出地球的剧情线安排,作者菌又挨骂了(懵圈。jpg),说主角单飞行为自私利己。
这里说明一下,作者菌不得不考虑过审这个前置条件,老书虫大概是秒懂的,这么安排为的是不踩线踩雷,关小嘿屋很难受,干脆彻底避开省心省事。
所以选择安排主角冲出地球后,自己单开一桌,建立另一个人类文明分支来展开宇宙篇剧情。
否则要么就踩线踩雷,要么就显得主角明明已经那么强却如此卑微,设定上是有大魄力的巨佬级人物重生,结果做事总是畏畏缩缩的,会有很强的撕裂感与拧巴感。
作者菌写得很憋屈,大家看得也憋屈也不爽。
主角单飞自己单开一桌,就好办多了。
其一是避开雷区,这个无需多言了。
重点说说第二点,在剧情上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主角单飞在剧情逻辑上也不会显得不合理,反而更合理,因为“鱼上了岸就不再是鱼”,文明进入宇宙尺度后,作者菌认为是会像树枝分叉一样出现多个同源的文明分支各自发展。
各分支有的可能繁荣,有的可能中途惨遭大过滤器筛选灭绝了,过滤器的形式多样,可能内部自我毁灭,也可能惨遭超新星爆发,被伽马射线暴给精准冲击等等。
当然多个同源分支文明并行发展扩展的模式,这是作者菌的一家之言,描述了人类文明走向宇宙后的畅想的一种可能性,当然也可能会是另一种情况,都有可能,只是在本书作者菌选择了这种情况,并以此展开呈现给大家。
作者菌的理由是基于宇宙广袤的空间尺度、超远的距离。
古代的帝国扩张有极限,范围越大控制力就越弱,最核心的原因就是通信效率与交通效率,古代边陲发生大事,半年甚至更久才会传到皇宫,再做出反应,黄花菜都凉透了。
同样的道理,放在宇宙尺度下,现代人类文明也会面临古时候类似的情况。
譬如说地球与火星,假定人类在火星建立永久殖民地,一旦火星上的人类具备自给自足的能力,能够自我造血循环,不再依赖地球的资源供养,地球对火星的控制力必然衰落。
除非你能实现超光速航行与超光速通信,火星那边刚刚发生变故,地球这边就知道了,并且在几天之内就能派出舰队抵达火星展开平乱。
做不到超光速,发生这种事情,地球只能乖乖接受失去对火星管控的客观事实,因为火星可以失败N次,但地球只要失败一次,就会失去对火星的控制。
地球与火星的距离尚且如此,更别说整个太阳系,乃至更广袤的银行宇宙了。
因此,作者菌认为,当一个智慧文明具备离开母星球的能力后,必然会演化出多个同源的文明分支,各自找一块地盘发展。
若遵循严谨的客观物理定律,就不可能出现“银河帝国”这种单一势力控制一个星系的存在发生。
要知道光速传播从银河一端到另一端都要十几万年啊,等你知道消息,人家说不定已经在打过来的路上了,半数地盘说不定都已经被人家拿下来了。
可见,能够控制一个恒星系统,再影响周边几个恒星系统就不得了了。
除非加入超光速的设定。
在不加入超光速设定的情况下,作者菌更倾向于未来的人类文明进入宇宙文明形态后,会是多个分支各自并行发展,扩张的方式是各玩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