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136章(第5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今儿怎么了?咱们家里怎么都在吃鸡,是什么好日子么?”

锦娘笑道:“是我今日卖了一幅观音像,就请全府人吃一只烧鸡。”

蒋羡坐下伸出手:“我的呢?”

“你也要?”

锦娘都无语了,每日鸡鸭鱼肉你吃的都不想吃了,现在又馋这个。

蒋羡却异常发馋,缠着锦娘讨要,锦娘都无语了,打发虎头出去买一只,虎头听了都醉了,他现在闻到烧鸡都不好,已经到了吃伤了的地步。

……

又说孟家先去孙家送了草贴,周四娘子也做过全福人,知晓这些步骤,只不过定亲时,女方就得出血一笔。

尤其是女方回定礼,家里的绫罗绸缎都得拿出来,女儿女红虽然也不算差,但是她一个人绣不了那么多,鞋袜巾帕都得成双成对,要去找绣匠去,如此工钱都得费十几贯。

自然还要给媒人钱,给全福人钱,如此又耗费了五十贯。

当然,周四娘子更愁的是嫁妆上写的一千贯,还好孟家送了五百贯财礼过来,她们家只需要凑五百贯就够了,她的压力才减少许多。

婚期也是定在后面,孟三郎虽然是庶出,但是孟家送的东西并不寒碜,金钏、金镯、金披坠这些就罢了,还有两套销金衣裳两套织锦衣裳,还送了银鎏金的冠子一顶过来。

周四娘子对女儿道:“我嫁妆里还有一顶冠子,到时候让你陪嫁过去。”

一顶纯金冠子要一二百贯呢,那可不便宜。

孙大姑娘笑道:“多谢娘了。”

把对方的陪嫁都当成自己嫁妆的一部分,如此也减轻了家中置办嫁妆的压力,孙大姑娘也松了一口气。

等孟家财礼下完就已经到了六月了,锦娘挂帘盖头都绣完了,她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了。正好宁哥儿考入上舍,蒋羡的薪俸也都拿回来了,因为他现在是四品官,半年的薪俸就快四百贯了。

她又请裁缝上门帮她们一家四口做夏衫,一人五套换着穿。

这新衣裳几位裁缝几天就做好了,锦娘生辰那日正好能穿新衣服,魏七郎还特地过来送寿礼,这几年魏七郎的个头窜的老高,她们说话都得仰头看他。

“姑母,我听说宁哥儿考入上舍了。”

魏七郎坐下。

锦娘笑道:“可不是,进了府学快两年,总算是从外舍考入中舍,今年到上舍了,不知道多高兴。但压力又很大,说人才济济呢。”

魏七郎笑道:“只是侄儿要送先生归乡,今日庆贺姑母生辰,再见怕是明年了。”

锦娘看向他道:“你们年轻人也应该出去闯一闯,不过,外面的人事也是复杂的很,万万不可被人骗了。”

魏七郎一脸惊慌和来不及的样子:“姑母乃侄儿所见之人中最是见多识广的,姑母快和侄儿说说经验,侄儿就怕着了人家的道。”

“好。”

锦娘说了起来。

一旁的蒋羡看了面前的小女婿一眼,再心里冷哼一声,这小子心眼真多,装的还挺像,什么怕着了人家的道,估摸着人家着他的道还差不多。

亏得妻子实心眼子。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