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136章(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俗话说未雨绸缪,孟家只要是皇亲,些许事情就不会犯在他们身上。即便不参与党争,也没人针对。

周四娘子没想到女儿想的这么远,她只觉得女儿操心太过了,以至于择了一位庶子嫁了。但女儿执意,她也同意了。

孟家虽然是为了庶子下聘,但仍旧按照规矩来,虽然没有孟大郎孟二郎那般的多,但亦是准备的丰厚,孟夫人还对锦娘说等到下财礼时,准备给五百贯的。

五百贯就是官宦人家给的数目,蒋六夫人当初便是按照五百贯的标准给自己的。

不过,议亲也不是一时的,锦娘听过也就作罢了。

来年开春,姚掌柜和范庄头一起上京,如此一来,锦娘也攒下了万贯家俬。他二人知晓蒋羡又升了官,还特地留下来磕头一番,锦娘让定哥儿的先生帮忙查看账本,无利害关系,说的话就真实。

锦娘心道洛阳的地原本就是给女儿的,将来女儿出嫁再给个铺子,如此,一年也有六七百贯的出息,不算少了。

女儿的嫁妆钱还差五百贯就五千贯了,那要攒到明年去了。

务必在今年年底把旁的都绣完,明年她得花一年的功夫帮女儿绣嫁衣。

偏筠姐儿见过锦娘的嫁衣之后,还试了一番,想穿锦娘的嫁衣,她其实是不想娘再为她费事了,那些绣件耗费娘太多心血,以至于娘没有前些年那般闲适了,况且娘的嫁衣只穿过一次,还簇新呢。

锦娘哪里同意:“还有一二年的功夫呢,哦,对了,我让姚掌柜带了越窑的青瓷和秘色瓷,都是一些妆盒。”

筠姐儿过来看了,果然爱不释手。

然而锦娘也不忘记告诉她价钱,不是让她有愧疚心理,而是不能败家,有许多人家里好不容易凑出来的银钱,到了外面却疯狂挥霍。她不喜欢儿女们总觉得钱是大风刮来的,所以都会告诉她们。

喜被六床耗费两年算是做完了,纱帐锦娘自己只绣了一顶轻纱茉莉帐,又买了一顶销金帐,倒是筠姐儿自己绣了两顶帐子,把椅披桌帘和悯芝一起做完。如今锦娘开始绣门帘,开春天气暖和,正是做绣活的好时候,锦娘分春夏秋冬四季花卉一共绣四张,今年她就绣门帘和盖头。

悯芝只做些油拓、荷包、扇套、鞋面小件,筠姐儿自己要绣枕套,替魏家人做鞋袜。

至于赏给魏家下人的荷包、头巾、汗巾、粉扑、油拓就让青蓉做,青蓉这两年已经是做完了。

这些活计在做的同时,孟夫人打从李夫人那里听说了锦娘的观音像绣的极好,也要为她二女儿买一幅,正好锦娘这里进帐二百贯。

她从中拿了二十贯出来,先拿了十贯给悯芝,这是给她额外的赏钱工费,另外有五贯赏给青蓉,青蓉连忙摆手:“去年年底您就赏了我的。”

“拿着吧,这是我的体己。”

锦娘笑道。

再有五贯锦娘则给底下人加餐,一人一只烧鸡。

罗大家一家五口都上工,五个人拿了五只烧鸡回来,把虎头快吃撑了,揉着肚子道:“我日后必定是见了鸡就想跑,娘子也真是的,咱们家发两只鸡就够了。”

被他祖父母爹娘都挨个敲爆栗子。

罗妈妈道:“留一只我等会儿上夜的时候吃。”

娘子上夜的时候是不许吃酒的,回给热水热饮子喝,喝点紫苏饮,吃一只烧鸡,她老婆子身体好的很,下次还想得先进呢。

厨房的橘香自不必说,一只烧鸡,一杯酒,还有两位粗使婆子孝敬的玉兰片炒腊肉,糖醋鱼、下酒的酢萝卜,吃的那叫一个爽快。

更别提门房的汉子们,有的有家室的还好,单身的平日最多吃几块肉打打牙祭,这一整只鸡,简直是吃的太爽了。

以至于蒋羡从外面回来时,空气中飘着烧鸡的香味,他快步走回来。

见定哥儿的小厮刘全,六七岁的人儿都在廊下吃鸡腿。

“今儿怎么了?咱们家里怎么都在吃鸡,是什么好日子么?”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