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108章(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筠姐儿也明白这个道理。

锦娘也坐在旁边继续绣牡丹绶带鸟被面,她静静的想着这次都是由纪夫人主办,也不知道办的怎么样?

很快到了七夕的前一日,锦娘先去了钱娘子那边,钱娘子真是个敞快人,婚前对儿媳妇家世颇有微词,但进门后却是很不错,还送了一箱物事给她摆放在房里充门面。

她正跟锦娘还有蓝氏道:“我只盼着她生个孙儿,男女都好,我就我弥陀佛了。”

“您急什么呀,这才刚进门呢。”

锦娘笑道。

古代的女子总是逃不脱生孩子的话题,锦娘连忙打岔,蓝氏也跟着附和道:“是啊,这还早呢。您家大哥儿还要读书的,这不是好事么?”

钱娘子一共两个儿子,长子生的似竹竿,又高又瘦,但文采平平,次子生的胖嘟嘟的,却精似鬼,但他的精又不在读书做官上,只在怎么赚钱下功夫。董家老二在白鹿洞书院读书,回家时和锦娘一样,买了不少纱转卖,锦娘便是在他这里买的轻容纱十二端。

几人拉了会家常,钱娘子才道:“明日七夕,恐怕某人为自己女儿扬名,别人都做踏脚石,要不然就让筠姐儿别去参加了。”

“不妨事,她准备了许久,我哪里好让她别去啊。反正她绣的好不好,大家伙也是长了眼睛的。”

锦娘笑道。

小孩子有时候受些挫折未必是坏事,她们若是对外面的世界想像得太完美了,到时候反而打击更大。

钱娘子拍了拍锦娘的肩膀:“你这样豁达就挺好的,反正也就是一群孩子们玩儿呢,也别太放心上。”

“嗯。”

锦娘说完,又告辞出去。

没想到正好和周四的马车擦身而过,周四娘正好赁了客栈住下,她们馆陶县离府城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只好提早一日过来。

原本去何夫人那里住也不是不成,但何夫人家里出事了,周四娘怎么可能过去触霉头。好在周四娘子的两个女儿都很乖巧,坐了几个时辰的马车,也不抱怨。

“明日咱们就好了。”

周四娘安慰着两个女儿。

很快到了次日傍晚,锦娘带着筠姐儿过来纪家,有女儿的人家几乎都打扮一新过来的。原本都是知府家里举办,现下是纪夫人举办,王老夫人已经提早过来了,看来是专门给纪夫人撑腰的。

难得邬娘子很稳得住,见锦娘她们过来,还招呼着说话。

“我瞅着你清减了些。”

邬娘子对锦娘道。

锦娘用帕子擦了擦汗:“我有点儿苦夏,今年也不知怎么,很是灼热,我都不敢出来了。”

好在纪夫人下了大本钱,这凉台的座位下都放了冰盆,锦娘坐了一会儿就凉快多了。再看周四娘子,她竟然也到了,从馆陶到府城虽然也算不上远,但能够来这里,说明她现在算是王老夫人面前的红人了。

不过,现在这个场合不是她们的比拼了,是孩子们的比拼。

筠姐儿今年八岁,她还有些婴儿肥,梳着三丫髻,头上簪着两朵纱花,耳朵上缀着一把莲,双目炯炯,仪态端正。

纪夫人事先准备了香案,香案上摆了瓜果干果等等,女孩子们要聚集在一起先拜织女。拜完织女后,又有几个弹唱的唱《乞巧歌》,姑娘们也跟着唱,之后才开始正式乞巧。

比赛第一项便是比穿七孔针,谁穿的越多,谁就乞的巧最多,谁输了,就是输巧,还得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赢的人。

姑娘们都一人一个桌子,两边挂上灯笼,锦娘看筠姐儿一听说开始,小手就开始穿线,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其实环境还是很能影响人的,锦娘每日都不会无所事事,蒋羡也忙碌,所以女儿很少会有躺平的想法,她也很上进。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