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108章(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到了次日,她早上起来正打理家务,做了会针线,外面来了一封信,是从吴县寄过来的。原来是顾清茹的信,信上说她和何衙内成婚后很是恩爱,还很快有了身孕,然而前夫尚七郎得知她成婚,却上门纠缠。于是,她和何衙内二人回了何家的老家陈县,让锦娘日后有事去信就寄到陈县去。

锦娘无语:“这尚七郎既然与顾姐姐和离了,彼此都成婚了,干嘛好似别人对不住他一样?难不成这世上只许他成婚,不许旁人成婚?”

方妈妈摇着扇子道:“好在何衙内对顾娘子好,这就比什么都强。这尚七郎多半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以为顾娘子还会在平江等着他,将来里外都不亏。”

“啧啧,还好顾姐姐喜结良缘,气死他。”

锦娘这么一想心里还有些痛快。

对门的窦媛也收到了甄二郎的来信,上次她有身孕,甄夫人差人带信给他。他竟然回了信,信中说知晓她有身孕很高兴,叮咛她好好保养。

如今窦媛的心情已经不是那么患得患失了,若是之前她收到信会十分欢喜,现下却觉得没什么意思。她年纪轻,曾经也向往男欢女爱,丈夫对自己一见钟情,可是现实却是丈夫即便日后做官,她做主母的得困在这个宅子一辈子。

再看那位杨姑娘,见她眼神里掩盖不住的羡慕,窦媛心里却没有得意的感觉。

夫妻这般难以厮守,又有什么好的?偏偏她这样的日子,竟然还有许多人羡慕。

甄夫人身边的妈妈又进来道:“夫人,推官娘子又送了两端轻容纱来,说这纱虽然算不得好,但颜色一端是青黄色,一端是海棠色,都是极好的颜色。说做头巾裙子都好,故而送了来。”

“她真是客气了,给送布的下人打赏吧。”

甄夫人看颜色倒真是有些玲珑剔透之感。

杨姑娘心想这蒋推官是窦氏嫡亲表兄,人家推官娘子常常东西这么送,甄夫人也不好对儿媳妇如何,反而还要承情。

有娘家人撑腰真好。

窦媛一听是锦娘送的东西来,心想表嫂有好事儿总想着她,也是变相为她撑腰。

要说今年是真的热,听说田里干旱的紧,锦娘这里拿了两匹夏布,裁了尺头发给下人。悯芝这里就忙了起来,这些属于外快,有人找她做衣裳都要拿物件换或者直接给工钱。因为她这针线人几乎做的只是四个主子的衣裳,旁的人找她做就得另外付钱。

当然,也有人找别人做的,方妈妈就是找的隔壁寡妇做的,阿盈则找的黄裁缝做的。

但悯芝这里收获颇丰,陈小郎都对妻子道:“如今你可是比我挣的多多了。”

“少来,你在外面帮娘子跑,得的赏钱也不少。”

悯芝笑道。

夫妻二人齐心协力,都想把日子过好,悯芝想起自家姑母,在蒋家做了一辈子,最后因为府里养不起人了就撵了出去。她们一辈子做奴才,本以为生老病死都在蒋家的,哪里知道最后有这一遭,又不会什么营生,最后穷困潦倒而死。

锦娘还买了不少绿豆过来,等到进入了夏天再让橘香做绿豆汤消暑。

傍晚,筠姐儿从学里回来,今日学了骑马的,她看起来神采奕奕的,还道:“纪大姐姐不学打马球呢,我看她是嫌脏。但女儿想花了这么些钱,若是不学也太浪费了。”

“那位纪大姑娘看着就挺斯文的,她不学也好,你们少一个人,先生还教的更认真了。你先去梳洗后,再来这里做针线,还有半个月就是乞巧了,咱们不拿第一,也拿个前三。”

锦娘抚了抚女儿的脸庞道。

筠姐儿点头,又回去西厢房里,习秋很快让丫头们提了水来,等她梳洗了,再来正房,锦娘教导她做针线。

“娘,您说女儿能赢吗?”

筠姐儿也有些不确定。

锦娘笑道:“尽力就好,你拼尽全力去做,即便不成功,但你的手艺肯定是比以前强的。”

“这倒是。”

筠姐儿也明白这个道理。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