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一路走好
祢衡似乎问了一个蠢问题。
毕竟众所周知当初他俩一起牵头,一个出名、一个出力,一同拉起了讨董联盟的大旗。
哪怕后面因为联军未能达成目的,最后俩人的关系也跟联军一同分崩离析了,但是能够一起合伙搞这种要命的事情,那就不是关系不够的人能够干的。
可交情与关系不是这么论的,哪怕祢衡还没有在官场上混出什么名头来,却也知道很多时候合作是立场与利益诉求的一致性,不能完全跟情谊划等号的。
现在祢衡问的,正是抛开政治立场后他们两个的私交。
而他们两个的私交情况,孔融的思绪随着这个问题回到了不曾被烧毁的洛阳。
他的仕途跟陆离的是存在相错的,对方出仕之时,他在洛阳跟即将成为大将军的何进经历了闹矛盾,险被杀,又和好等一系列剧情,后来被对方举荐,任职侍御史。
只是还没等到陆离来到洛阳,他就因为跟上司不和托病归家了。
等到他再来洛阳为官时,朝中已经是董卓揽权的时期了,而陆离没过多久直接跟董卓在朝上差点打起来,接着就离开了。
而袁绍呢,他比陆离离开的还要早一些。
按来说,他这个看似在洛阳待过的人,实际上还真的没有切身观察过这俩人的情况,祢衡算是问错人了。
但你都当官了,怎么还能只靠着非亲眼看到才能得到结论呢。
明明没有见过,孔融却很笃定的就友人这个问题给出了相应答案:“他们曾经相交甚笃。”
是的,相交甚笃,可那是曾经的事情了。
或许进行政治合作未必需要有多么好的私交,但是当政治合作崩溃,必然会影响私交。
陆伯安与袁本初,显然就是典型代表。
可是生死会改变许多东西,当决裂的双方有一方赴死,活着的人是会回忆起曾经的美好,还是依旧对于曾经的分歧与失望耿耿于怀?
活着的陆离打马来到司空府门前,下马后将缰绳往迎过来的一人手中一放,立刻就往里面走。
一般来说他来老板所在地不会搞得像是当土匪一般往里面冲的,但架不住迎过来的人口中说的是等候多时。
陆离脑子稍稍一转,立刻就明白曹操肯定是派人去找自己了,可惜双方错开了。
陆离来的算是比较的那个,等他到了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不少人了。
眼看着因为自己的到来,正在讨论的声音似乎都停顿了一瞬,陆离安静的行礼并在给自己留下的座位上了衣服跪坐下来。
他融入的自然,话题继续的也很自然。
陆离安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着有关袁本初死后他们这边应该做什么的各种建议,有关于趁乱速战速决的,也有暂时按兵不动坐等袁本初的几个儿子祸起萧墙的,还有建议双管齐下的。
正史上曹操选择的是第二种,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曹营与正史上俨然不同,曹操选择的是第三种。
曹操其实再官渡之后就收到了一些来自袁绍那边的信件,当年袁绍可以兵不血刃的得到冀州,可是给人打了一个很好的样子,如今袁绍的某些儿子比之韩馥也不逞多让了。
定策完成后接下来便是具体任务的分派,很多人拿着自己的任务离开了,这次再一次被安排了留守任务的陆离没有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