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

第77章 看法不同(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这到底是因为看出了陆离更在乎民生,还是在隐晦的问陆离,觉得谁可堪为明主?

这个话题其实是很多怀才不遇的人都在讨论的,但是如果是对陆离说的话,在羁绊度不够之前郭嘉绝对不会问他,就算他问了陆离也只会说相信如今陛下长成之后自有作为。

毕竟天下人都知道,陆侍中的明主已逝,非要说也唯有当今陛下可选。

而此刻因为羁绊刷到一定程度了,陆离倒是没有装模作样说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大汉忠臣,他只是看着郭嘉反问道:“奉孝似乎已有答案?”

“嘉还未有答案,只是颍川荀氏好友给了一个答案可供选择。”

郭嘉拿出了自己前不久收到的信件,上面也有提到陆离:“不仅是嘉,曹太守似是有意邀伯安前往。”

前往不前往的,陆离算了算这个时间点,要是自己这个时候去了,怕是去了后过不了多久曹操就会收到自己父亲的死讯。

他是多想不开才会这个时候去呢。

为了不当行走的死神携带者,陆离果断拒绝了前去的可能。

他也没有劝说郭嘉一定要去,只是道:“实不相瞒,上一个遇到我与你有那样的类似情况的,若我所猜未错,应当就是曹太守了,指不定你二者之间是天赐良缘呢。”

其实就算陆离不说,依照郭嘉的洞察力,只要见到曹操,绝对也能看出来,既然如此,何不让陆离自己来说呢。

讲述完自己知晓的情况,关于自己,陆离觉得还得再等等,等过曹操亲爹的死或者对方平安到达曹操身边,更重要的是等到看看对方到底会不会屠城。

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陆离到底会不会选择,甚至不得不选择他之后的态度。

这倒也不全然是受到了现代人的某种道德观念影响,更重要的是如果要为了爱民背弃忠君,跟随一个屠城的人,岂不是砸了自己的“贞节牌坊”。

尽管没有人会来给陆离发这种东西,可架不住人心里都是有一杆秤的。

更为重要的是,陆离之前自己在曹操这里给自己造了一块爱民牌坊,总不能自己砸自己场子不是。

不是不能做毒士,不是不能谋己为上,但陆离这样的人,是万万不能主动去上赶着干脏活、展露阴暗面的。

当那什么还要立牌坊应该就属于对他如今情况的真实写照了。

陆离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有舍有得嘛,你享受了名满天下的便利,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名声,那岂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多少人想要有这样的为难,都没有这个条件与资格。

郭嘉从陆离的态度中看出了些许什么,他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只是原来对方看好的人竟然是曹操吗。

本就对前往有所意动的郭嘉,被陆离这么一说兴致更浓了。

只是这择主之事,亦要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如今还不是好时候。

上下关系或许是分明的,但是在上下名分未定的情况下,特定的双方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是一种较为“平等”的互相选择状态。

郭嘉做好了决定,陆离也没有劝,劝人这种事情他其实是不喜欢做的,如果你对一个人的决定起了阻拦或推动作用,总免不了要负一定责任的。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