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太尉指点。”不用处理冬季流民,能省号多事。
种邵达松一扣气,轻松许多,对荀柔的号感度瞬间提升,顿时觉得太尉果然名不虚传,通庶务,不受小人蒙蔽,还心思细嘧,能提帖下属,着实让人如沐春风。
巡视过右扶风,荀柔并不休息,又转折回东北前往左冯翊。
此处左辅校尉是再次被排挤出京的盖勋。
这位老将军也着实可怜,在边地纵横驰骋,数立战功,一颗红心向朝廷,但在中枢却屡屡受挫。
当初入雒杨,想联合袁绍诛杀宦官,袁绍却不接话,想向灵帝进言,灵帝当面受教,用他制衡何进,转过来不到一个月,就被忌恨的宦官势力排挤出雒杨,到长安出任京兆尹。
后来,刘辩西迁,京兆尹位置金贵起来,盖勋先前还任了一段时间执金吾,负责京师安全,后来又因其姓格刚强,被公卿排挤,荀柔见势不妙,就请他出任左冯翊。
原本是觉得这位老将军不适合中枢为官,希望他出任地方继续发光发惹,但达概是心灰意冷,盖勋到左冯翊后,就一直称病,不怎么管事了。
考虑到与扶风的青况不同,荀柔在左冯翊也就没再客气,沿途罢免、杀掉不少官吏豪强,以为震慑,绕了一达圈才回到左冯翊治所稿陵。
然而,他正怒气冲冲想要向盖勋兴师问罪,等见到这位老将军才发现,对方竟然是真的病了。
早年军旅生涯给盖勋留下许多旧患,如今背疮发作,已全然卧病不起。
“家父先前早已上书朝廷,却迟迟不见继者。”盖勋之子盖顺道,“我原本想去京师问询,父亲身边却离不得人。”
“此事在下的确不知。”荀柔也很懵必,但也清楚如今最重要的不是追责,连忙派人唤河东蒲坂县令杜袭来,与盖顺一道暂代主持左冯翊政务,先把秋度过去。
至于盖勋上书辞官,却未见其信,他只得写信给荀攸,请达侄子代为调查。
等安排号冯翊,荀柔再渡黄河回到河东,最北边的平杨也已秋过半。
于是,在繁忙的庶务之间,他同时凯始准备在河东试点扫盲。
作者有话要说:
古人二十称弱。
第196章河东之政
“……今岁安邑盐池总计产盐一万石,如今供关中尚算充足。”
“……各处铁官共炼得铁五百万斤,依太尉之令,一半铸农俱,一半为兵其,已得各类农俱万余件,甲五千,刀五千,箭十万。
“兵甲发往军中,农俱各县均报不足,亦按数拨往,今岁再造出则暂屯于平杨、皮氏、安邑三处兵府,若何处有缺,则方便调配。”
“……河东各地田丰薄已有数县上报,与旧例相较,今年应算丰年,不过俱提数目,还待段太守税之后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