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苍天,何其不公?忠义者死无葬身之地,奸佞之辈却屡屡东山再起,平步青云!
正悲愤之际,中军帐外,忽然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贤弟,贤弟,你可是要北上去打皇太极。愚兄跟你一起去,咱们一起,杀个痛快!”
“快请进!”韩庆之眼神一亮,大步迎出门外。
历史依靠惯性,不停地掰回原来的轨迹。但是,自己却已经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洪承畴没有机会再去做汉奸,袁枢也不会再绝食而终。还有孙可望,李定国,如今都成了靖海军的一份子,再也不会成为明末那两个孤独且绝望的抵抗者。
其中改变最大的,还是郑一官。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此人在女真铁骑面前,根本生不出抵抗之心,乖乖地交出了亚洲最大的水师,随即被后金软禁在京城城内,最后又落了个人头落地的下场。
而本时空,郑一官却胆色惊人,主动要求带领郑家军跟自己并肩北上,与皇太极一决雌雄!
一人力短,未必能顶住惯性,将历史的车轮推入全新的轨道。而自己身边,却有许多志同道合者,众志成城!
“郑兄来得正好,靖海军准备两日,后天即从海路北上,驱逐鞑虏,重建华夏!”双手拉住郑一官伸过来的手,韩庆之豪情万丈地宣布,“我马上会写信给三湘、荆楚,两广和八闽的督抚,请他们也派兵勤王。具体兵马和补给的运输事宜,也得仰仗郑兄的安排。”
“我再拉上牧公(钱谦益),他正愁东林党正本清源之后,没有拿得出手的功业!”郑一官心思灵活,立刻又替韩庆之想到了新的外援。
“那就有劳郑兄,立刻派船去金陵,把牧斋公接过来!”韩庆之明白郑一官是为了给东林党寻找重振机会,笑着点头。
大屠龙术向来不赞成独自行动,大屠龙术中,很多名篇都讲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的重要性。这些年,韩庆之对大屠龙术领悟越来越深,也越来越懂得灵活运用。
时间在忙碌之中过得飞快。
三天后,一队队全副武装的靖海军和郑家军将士,背着兵器和弹药,鱼贯登上停靠在码头上的战舰。
“滋滋啦啦……”电流声忽然响起,刚刚造好没多久,质量还不太稳定的扬声器里,紧跟着播放出韩庆之的宣言。
“此战,我等并非为一家一姓,而是为了万千华夏父老乡亲。此战,我等不但要将女真人赶出中原,并且还要让所有滥杀无辜者血债血偿。此战,我等不但要击败野蛮,捍卫文明,并且还要长夜永远不再降临。此战,我不但要遏制异族对华夏的奴役,并且要让平等与文明的信条,传遍华夏大地。”
“炎黄子孙生于天地之间,文明之火燃烧四千七百载,不该成为任何异族的奴隶,也不该成自己人的奴隶。当平等和文明,成为每个炎黄子孙的信念,我华夏必将不朽,我大明必当无疆。日月不灭,永照大明!”
“手持钢刀九十九,驱逐建奴才罢手,我辈华夏好男儿,岂甘俯首做马牛……”忽然有人站在岸边,引吭高歌。
“手持钢刀九十九,驱逐建奴才罢手,我辈华夏好男儿,岂甘俯首做马牛……”正在登船的将士们昂首相合,杀气直冲霄汉。
“呜呜呜——”一艘刚刚装满将士的战舰拉响了汽笛,离开码头,驶向蓝色的大海,向北,向北,继续向北。
“手持钢刀九十九,驱逐建奴才罢手,我辈华夏好男儿,岂甘俯首做马牛……”歌声在海面上回荡,响彻天地。
太阳升起,流光万道。
全书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