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师叔来教你做皇帝》

第282章 决战 上(第1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三天后,韩庆之与钱谦益等人达成了协议,率领舰队离开了金陵。然而,他的心腹幕僚杨文璁和黄道周两人,却没跟着一起走,而是带着三十几名靖海军通过夜校培养出来的文官,与以钱谦益为首的“真东林君子”一道,携手清理东林党门户。

所谓清理门户,可不仅仅是将周延儒和侯恂两人及所谓的东林正统,开除了事这么简单。而是从根子上梳理东林集团,让其脱胎换骨。

韩庆之对东林集团看得很清楚,作为明末影响力最大的政治组织,东林党内,不仅仅仅有弄权误国的贪官,向异族摇尾乞怜的软骨头,还有无数真正愿意为国家民族而战的仁人志士,无数铁骨铮铮的英雄豪杰。

将东林党一举摧毁,在韩庆之看来,肯定不是正确选择。事实上,他目前也做不到。所以,挟此番“逼宫”大胜之威,彻底改造东林党,令其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转变,就成了他的最佳选择。

按照大屠龙术上的理论,东林党的根基目前有两个。一个是传统的封建大地主,另一个就是新兴的外贸豪商和纺织业工厂主。此番韩郑联手逼宫,之所以进行得那么顺利,并且得到了钱谦益及另外一部分士大夫的积极配合,就是因为,钱氏如今已经成了江南最大的纺织工厂主,并且每年都能从海贸和机器制造业上收到巨大红利,而与钱谦益志同道合的那批士大夫,则要么是投入了大量资金在海贸上,要么家中有生意与纺织、制造行业息息相关。

所以,想要从根子上重新梳理东林,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威逼和利诱,让更多的东林君子,放弃传统的牟利方式,即高利贷、走私和佃租,转向轻工业,即规模化的纺织业和生活用品制造业。

江南河道纵横,水运便利,发展轻工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韩庆之穿越前的那个时空,江浙两地的纺织品和生活用品,在比西方晚起步了三百余年的情况下,仍旧能够后来居上,横扫全球。在本时空,已经抢先于西方将三十二梭纺纱机、中型水力织布机和蒸汽机投入使用,韩庆之不信,江南的轻工业发展不起来。

而只要发现从轻工业上获取的利润,远远超过了放高利贷和收佃租,大部分东林君子,就会迅速转变立场。别小瞧了大明读书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事实上,科技上闭关锁国,乃是“我大清”独有的特色。整个明朝一代,读书人对新兴科技和事物接受力都非常强,甚至可用“敞开怀抱”四个字来形容。能够快速引进并仿制各种火枪和火炮,便是明证。

当大多数东林君子,都从地主变成了作坊主和商人,“东林正统”的根基就不复存在了。一个新的东林集团,将横空出世。其先进性也许比不过光城公社,却足足领先本时空整个世界一百年以上!

这个改造,急不得。所以,韩庆之专门留下了原本就出身于东林,跟钱谦益等人私交甚好的黄道周和杨文璁,充当钱谦益的左膀右臂和靖海军的代言人。黄道周和杨文璁,曾经跟着韩庆之一起,将原本为养马场和高丽王族避难所的耽罗岛,一步步改造成了靖海军的工业基地,对如何发展工业,可谓经验丰富。而二人经过韩庆之的举荐,也早就获取了相应的官职,调任姑苏巡抚和金陵工部侍郎,没有任何阻碍。

即便有阻碍,韩庆之也不怕。靖海军第一舰队就驻扎在松江,随时都可以逆流而上。至于“周侯”余孽的自发反抗,韩庆之更加不放在眼里。因为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我大清”为了弥补国库空虚,不惜在江南发起了上千次捕风捉影的文字狱。坐拥大量田产和佃户的江南士大夫们,根本不敢反抗,要么乖乖地被抄家灭族,要么交出海量的赎罪银,换取一夕平安。

事情说起来,只是短短几段话,执行起来,却颇耗时日。一直到第二年三月,黄宗羲和杨文璁两个的工作,才终于取得了初步成效。而此时,靖海军第二,第三舰队,已经扬帆南下,与郑家水师一道,迎战气势汹汹杀来的红毛诸国联军!

所谓红毛诸国联军,实际上,主要以荷兰东天竺公司为主,重金雇佣并联合英联邦东天竺公司的舰队和西班牙在大帆船贸易舰队。总计出动了大盖伦二十一艘,西班牙大帆船二十六艘、四十多艘吃水量超过七百料的武装帆船及一百二十多艘中型三桅远洋货船。

这个时代,荷兰与英联邦在欧洲打得难解难分,西班牙无敌舰队,也被英联邦扶植起来的北非、加勒比海盗,折腾得焦头烂额。然而,却不耽误三个国家的殖民者们联合起来,杀向大明。原因无他,大明能提供的商品,利润实在太丰厚了。无论是传统的丝绸、瓷器,还是新兴的各种机器和生活用品,运到欧洲去,价格都能直接上浮十倍。而自打丢失了鸡笼岛之后,无论荷兰商人,英联邦商人还是西班牙商人,想要买到这些货物,都得先被郑家剥上一层皮!

所以,打垮郑氏舰队,夺取鸡笼,进而逼迫大明皇帝割地赔款,就成了西班牙、英联邦和荷兰殖民者们的共同目标。三家经过长期准备,并召开了多轮会议,最后达成了一致。推举东天竺公司现任总督汉斯为主帅,带领联合舰队,穿过马六甲海峡,直扑鸡笼。

原本按照东天竺公司总督汉斯的意见,还要拉上几支葡萄牙商人的远洋武装船队。然而,西班牙驻吕宋总督菲利普,却坚决阻止葡萄牙人的加入。给出的理由则是,葡萄牙商人正密谋脱离西班牙复国,据说还得到了大明某个公爵的秘密支持。拉上葡萄牙商人,等于在自家队伍中安插了大明的卧底。

荷兰东天竺公司的总督汉斯闻听,果断将葡萄牙商人的远洋船队排除在外。并且在出发之前,严格封锁消息,以防有内鬼向大明通风报信。

联合舰队从果阿出发,一路走得非常顺利。大小海盗,看见如此规模庞大的战舰群,全都望风而逃,唯恐逃得慢了,被挫骨扬灰。几个马六甲、勃泥一代的土王,也吓得关闭了城门,躲在王宫里瑟瑟发抖,唯恐招惹了舰队,令整个国家万劫不复!

转眼过了马六甲海峡,水面变得越来越平静,阳光也变得明媚。汉斯站在旗舰玛利亚号首楼中,打开窗子用望远镜四下巡视,渐渐觉得肋下生风。

二十一艘大盖伦外加二十六艘西班牙大帆船,光是主力战舰的规模,放在地中海和北海(指英联邦和德意志汉堡一带)沿岸,都能直接摧毁一个国家的全部海军。他不信,郑氏舰队和那个什么大明靖海军,能够挡住联合舰队的全力一击。

据他从带路的许姓海盗口中了解,无论郑氏舰队,还是大明靖海军,主力战舰都是仿造的传统荷兰大盖伦。而联军中的大盖伦,已经是最新一代产品,无论性能还是火力,比起传统型号,都得到了极大提高。联军中的西班牙大帆船,也随着西班牙和英联邦之间的海上冲突,脱胎换骨。

“海上应该具有碾压性优势,关键在陆地上。东亚人多,兵力源源不断。”迅速在心中对比完了双方的海上实力,汉斯又开始对比陆上。根据从郑氏赎回来的俘虏汇报,东天竺公司上次之所以输给了郑家,主要问题就是兵力太单薄。而这次,虽然东天竺公司招募了大量的冒险者,西班牙人也提供了两千多名士兵,联军能够投入陆战的总兵力仍旧只有一万出头。如果郑一官放弃海战,退到陆地上死守,联军很难在半年之内就拿下鸡笼。

战争超过半年,就会导致东天竺公司亏损。届时,股东们就会向他问责。所以,打持久战,肯定不是汉斯的最佳选择。那样的话,如果郑家死守鸡笼,联军最好的选择就是,按照许姓海盗所献计策,直接杀向长江口,拿下金陵和广陵,切断大明南北漕运,逼大明皇帝投降!

这个计策,有点儿冒险,却非常对汉斯的胃口。征服一个岛屿,远远不如逼迫一国皇帝向自己投降过瘾。当年西班牙伟大的征服者皮萨罗毁灭印加帝国,不仅给西班牙带来了花不完的财富,也成就了他本人的不朽威名。如果此番联军能够逼迫大明皇帝投降……,“呼”,汉斯对着苍天吐出一口气,心中热血激荡!

“呜——”远处的海面上,忽然传来了一声螺号声。紧跟着,更多的螺号声采取同样的节奏,接连传入了联合舰队总督汉斯的耳朵。

前方的战舰的几艘主桅杆上,一串串彩色的旗帜迅速飘起,将螺号声音想要表达的意思,换成肉眼可见方式向后传播。随即,站在甲板上的二副福莱特,则扯开嗓子,将号角声和旗帜所表达的意思,迅速变成了标准的荷兰语,“前方十二里,发现郑氏分舰队。前锋舰队马丁的带领下,已经与其交战,请主力立刻赶过去提供支援!”

无论旗语,还是号角节奏传讯,都是东天竺公司从郑家舰队偷师来的。过去五年里,郑家与东天竺公司冲突不断,双方都从对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不过,两相比较,汉斯认为还是东天竺公司的收获更大,有了旗语和号角节奏传讯,就有了组建超大型舰队的可能。总指挥官就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命令无法被各分舰队及时接受到,或者被各分舰队误解的情况。

“所有主力舰满帆,去支援前锋舰队。武装帆船同步配合,运输船和补给船,拖后跟上!”深吸一口气,汉斯迅速做出决断。满是胡须的脸上,写满了嗜血的渴望。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