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韩庆之的话音刚刚落下,俞庆就高声给出了答案。“不用考虑。跟你一起打仗,就没输过。”
然而,接下来,他又开始压低了声音左顾右盼,“二哥,咱们到底要干点啥,才能立下那么大的功劳。你刚才说要上岸……”
“登上厦门岛,趁着许心素的注意力被俞帅和郑一官所吸引,从背后突袭他老巢!”将他的表现全都看在眼里,韩庆之郑重解释。“如果能成功斩下他的首级,其他海盗就会不战而溃。东南沿海将一举平定,你我等人,也必将因为此战而名扬四海!”
“啊——”俞庆的嘴巴,立刻张得能塞进一只鹅蛋。但是,短短七八个弹指之后,他却红着脸再度高声叫嚷,“行!我这二百多斤儿,就交给二哥你了。你说去杀许心素,就去杀许心素。如果能割下他的脑袋,我叔父以后就永远不用再愁,我们俞家后继无人!”
“算我一个,算我一个!”一直闪在旁边避嫌的胡副将,将他的话听了个一清二楚,果断高举着右手冲了过来,主动请缨,“二哥,我地形熟,我给你们带路。厦门岛上的道路,我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
“那就登船,跟我一起先去集美寨!”韩庆之正愁找不到合适向导,果断接纳了胡副将的投靠。
海战受限于船只数量和规格,他必须先得到郑一官的支持,才能跟许心素一争高下。
但是在陆地上,他跟许心素之间的力量差距,却不像海上那样悬殊。
此外,经过最近几场战斗,他也发现了许氏海盗集团的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绝大多数海贼,战斗意志都极为薄弱。
海盗们出来打劫,是为了求财。遇到稍微强一点的抵抗,就想打退堂鼓。而一旦遭到迎头痛击,或者伤亡数字超过预期,海盗们就会认为这趟“生意”得不偿失,身上的勇气就会迅速消散,进而通过果断撤退或者绕路的方式,及时“止损”。
这也是本时空历史上,江阴典史阎应元,带着几百临时聚集的青壮,就能逼退数千倭寇的原因。
海盗们遇到激烈抵抗,换另一个地方去抢,远比坚持原计划啃硬骨头划算。
久而久之,这种思维方式,就会形成习惯,并且渗透入大部分海盗的骨髓里。让他们厌倦打硬仗,甚至失去打硬仗的勇气。
而眼下韩庆之手中的教导队员们,却是经过一整年以上现代化训练的职业军人,并且装备了最先进的火绳枪和行军炮。
以教导队为前锋,以定海卫的其他弟兄和福建锦衣卫为后队。虽然人数只有两千出头,只要指挥的得当,正面击垮十倍于己的海盗,将毫无悬念。
虽然,眼下许心素身边的海盗数量,远远超过了韩庆之这边可动用力量的十倍。但是,其中绝大多数海盗的直接上司,却是依附于许氏集团各岛主、寨主。
许心素并无法垂直指挥他们,更无法让他们做到令行禁止。当教导队在某一方向杀出突破口……
三日后的深夜,厦门岛洪剂山区,一支规模两千三百多人的队伍,借助月光迤逦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