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说过,韩兄不要拿我当外人!”俞庆看了韩庆之一眼,再度笑着摆手,“而俞某,也不拿瞎话来糊弄韩兄。虽然我叔父执掌福建水师多年,你为你请到了封赏,最多却只是实授百户。再高,就需要通过巡抚那边上奏朝廷,然后再等待兵部核验,没有一年半载,得不到准信儿。哪怕你立下泼天的功劳,也是一样。除非……”
收起笑容,他无奈地摇头,“除非你豁出去了使银子。问题是,韩兄如果有这么多银子,去做个富家翁不好,何必浪费在一个有名无实的千户头衔上?”
“百户都已经令韩某喜出望外了,千户,韩某想都不敢想!”对着爽快人,韩庆之也不绕弯子,立刻笑着给出了自己的选择。
“那你的功劳,与最终所得,就富裕太多了!”仿佛早就料到韩庆之会如此回应,俞庆立刻笑着补充,“与其留着在功劳簿上让别人惦记,不如另外为其寻个去处!”
类似的话,陈永华也跟他说过。此刻再听俞庆提起,韩庆之立刻就明白戏肉来了。想了想,轻轻点头,“不瞒俞兄,韩某也正有此意。只是缺乏阅历,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安排。”
“韩兄敞亮!”俞庆立刻轻挑大拇指,“既然如此,俞某就不绕什么弯子了。不知道斩首之功,韩兄最终能分到几何?”
“如果把俘虏也算成首级的话,应该有红毛首级三十颗以上,都在锦衣卫那边,还没最后给出结果。倭寇首级,也跟这个数字仿佛。”既然对方肯先给“定金”再谈交易,韩庆之就没必要隐瞒,并且,也知道自己隐瞒不住。所以,干脆如实奉告。
“结果我帮你去问,你自己不用操心。有我师叔在,福建锦衣卫使司那边,不会少算了你那份。”俞庆迅速接过话头,大包大揽。
不待韩庆之表示感谢,想了想,他又压低了声音提醒,“不过,倭寇脑袋不值钱,三颗才能顶一颗用。倒是红毛的首级和俘虏,朝廷都肯按实际数字算。有那些倭寇的首级,外加十枚红毛的脑袋,已经足够韩兄升到百户。剩下的二十枚,不如我帮你寻个去处!”
“俞兄尽管拿走便是。”感谢俞庆昨天专程跑来替自己撑腰,韩庆之笑着摆手,“昨天若不是你和陈兄来得及时,韩某的那些功劳,恐怕这会儿已经被分得渣都不剩了!”
“正是!正是!”郑大旗听得肉痛,却在旁拼命点头。
抱大腿,当然捡最粗的那条抱。在他看来,俞家就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大粗腿。韩庆之如果能得到俞家的支持,甭说二十枚首级,就是把所有斩首之功,都给了对方,也不吃亏!
“韩兄的美意,我心领了。问题是,我若是真敢白拿,师叔闻听后,肯定会出手清理门户。”俞庆板咧着嘴感慨了一句,可眉眼中全是笑意。
“如此,倒是韩某莽撞了!”韩庆之笑着告罪,心里却知道,陈永华肯定提前跟俞庆打过招呼。否则,换成其他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卒,俞庆未必会如此注意吃相。
“所以啊,咱们亲兄弟,明算账。”俞庆摆了下手,迅速换上江湖人的做派,笑着给出报价,“北边的军中行情,一颗建奴的脑袋,二十五两纹银。我急需这批红毛的人头,所以,价格给你翻倍,五十两一枚,按最后实数结账。韩兄志向高洁,我不拿银子污染你的眼睛。回头,派专人送一张四海商行的通票过来,你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自己去城里支兑!”
“太多了,太多了,俞兄真的不必如此客气!”原本打算白送出的人头,居然换回了一千多两银子,韩庆之喜出望外,赶紧笑着谦让。
早在船上的时候,陈永华就跟他普及过相关行情,大明官方给每颗红毛的首级赏金定额是五两银子,建奴跟红毛等同,倭寇以三甚至以五抵一。
而许延武开给杨万里的报价,则是每枚十两,并且未必肯如实兑现。
三厢比较,俞庆此人,无论如何都是良心商家。韩庆之又怎么可能不满足?
“功劳是你用命换来的,五十两,绝对不多。”俞庆却不肯将已经给出的报价调低,拍了下自己胸脯,继续说道,“说实话,若不是你拿着这批首级,也换不来更多的好处,俞某会建议你,再多银子都不要卖。”
“别人买,我不会卖。俞兄卖,任何价格,韩某都会答应!否则,良心上肯定过不去!”韩庆之想都不想,笑着补充。
“说过五十两就五十两,你刚刚在岸上有了落脚处,需要钱的地方正多!”俞庆拍了下桌案,一锤定音。
“还有……”向窗外看了一眼停泊在海港中的黑色盖伦船,他继续说道:“另外,韩兄,这艘长船,你可有了安排。如果没有的话,不妨也交给我。放心,我绝不会让你吃一文钱的亏!”
韩庆心中一震,脸上立刻涌现了几分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