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火之道则’的弟子,可以在天元山内,吸纳地火,宛如置身火山之内,感受天地之间最浓郁的火行元素。”
钧山真人笑道:“相比于‘灭之道则’,你对‘生之道则’的参悟就显得天资平庸……你想要加快修行速度,就需要更进一步的感受‘生之道则’。”
谢玄衣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
他好像有些明白钧山的意思了。
仔细想想。
好像还真是这么一个道理。
自己前世的修行,实在太过顺遂。
灭之道则仿佛是为自己量身打造一般……参悟起来毫无瓶颈,也无堵塞。
原因便是,参悟道则之后,谢玄衣四境游离,不断问剑,不断对决,灭之道则处在这样的“亲和环境”之中,自然而然地水涨船高,就这么飞快修至了圆满,凝落成为大道!
中途偶尔有所停滞,谢玄衣便提剑去一趟南疆!
屠掉阴山一座山头。
灭之道则便能打破瓶颈,更上一层楼。
杀人,可以加快凝练“灭之道则”。
而反过来……
想要凝炼“生之道则”,就需要救人。
“阴神境后,道则彻底凝成大道,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开始。如果我猜得没错,你大概需要像当年的禅师一样,救下许多人,才能彻底参悟‘生之道’。”
钧山真人摸着下巴,啧啧感慨:“真不敢想……你放下飞剑,悬壶济世,该是什么模样?”
救下许多人,才能凝炼“生之道”?
这……着实有些为难自己了。
谢玄衣脸色变得难看了些。
……
……
离开衢江,果真一路太平。
使团一路东行,一日之后,终于顺利离开褚国,抵达了离国边境——沅州。
相比于褚国。
离国显得有些荒凉。
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山林树木也显得有些荒芜,四处可见焚烧过的痕迹。
“这些年沅州匪患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