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玄衣不知该怎么解释。
因为就连他自己也觉得有些荒唐。
上辈子,他杀人放火的事情可没少干。
有一次因为阴山惹了自己不快,甚至仗剑南下,屠了好几座山头,杀了数百邪修。
自己这样的恶人,怎么就参悟了“生之道则”?
是因为不死泉么?
“……”
下意识的,他望向自己的双手。
这双手,本来该是提剑砍人的。
可转世之后,却不知不觉,救下了许多人。
就在不久前,紫青宝船被噬魂幡震击之时,谢玄衣还用生之道则,帮助使团僧人恢复心湖平定。
“杀胚的弟子,参悟了生之道则,这就是佛门的因果吗?”
钧山真人轻声一笑,略带揶揄地拉长音调:“缘……妙不可言呐……”
“道兄,别打趣我了。”
谢玄衣叹息道:“我这‘生之道则’参悟速度太慢,你可知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快道则的参悟速度?”
“这你要问禅师了,本座对‘生之道则’一窍不通。”
钧山真人并没有收敛笑意,反而继续调侃说道:“话说回来……道则参悟本就不是一日之功,你才多大,还想参悟多快?姓谢的,得饶人处且饶人,差不多得了,按这个速度修下去,大家还活不活了?”
见谢真低头陷入沉思。
钧山真人咳嗽一声:“其实,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嗯?”
谢玄衣抬起头来,眼中燃起一缕光火,他虽是天才,可在修行路上也有困惑。
相比之下,钧山真人这一点就要强不少。
他毕竟是一位阳神,活得久,见得多。
“许多年前,道门弟子需要修行五行之术。”
钧山竖起一根手指,缓缓说道:“你应该清楚,金木水火土,但凡能够参悟执掌一条大道,也是一等一顶级的道境……门内弟子为了修行五行之术,一度苦不堪言,某些顶级天才天生具备‘灵根’可以修行极快,而那些庸俗之才,便只能一步一个脚印。那时候的道门掌教为了让门内弟子可以更进一步,在‘天元山’内缔造了一座五行秘境。”
“五行秘境?”
谢玄衣皱起眉头,直至现在,他也没听出钧山想表达什么。
“参悟‘火之道则’的弟子,可以在天元山内,吸纳地火,宛如置身火山之内,感受天地之间最浓郁的火行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