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生们深受鼓舞。
随后,拜师仪式继续,刘协、张祯退往内宫。
刘协和伏寿虽说了要到太学上学,却因身份特殊,只是走读。
诸葛亮在外未回,张祯也给他留了走读生的名额。
回到日常起居的昭阳殿,刘协小心地道,“皇姐,你为何不高兴?”
张祯一愣,“我没有不高兴啊。”
刘协微微皱眉,“嗯,我说错了,皇姐不是不高兴,是没那么高兴,为何?”
他预料中,皇姐今日应该十分欣喜,结果只有六分。
张祯暗想果然是皇帝,心思很敏锐。
略想了想,道,“陛下,你有没有发现,太学生大多相识?”
刘协莫名其妙,不懂这是什么问题,“他们相识便相识,有何可虑之处?”
张祯幽幽道,“今日太学生相识,来日便是诸公朝臣相识,你不怕么?”
刘协陡然醒悟过来,张大嘴,倒吸口凉气。
怕,怎么不怕!
世家盘根错节,下一步就是左右朝堂,瓜分皇权。
父皇为何不顾群臣的阻拦重用宦官,就是为了对抗世家、外戚!
外戚也是另一种世家。
世家的阴影无处不在!
一咬牙,刘协狠声道,“皇姐,太学生,一律不用!”
张祯反问,“那用谁?”
读书识字的几乎都在世家阶层,不用就没人了。
科举也不现实。
在如今这样的环境中采取科举制,跟察举制区别不大,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