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83》

第252章 飞起来(第5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林炳南已经能预料到这种状况了,他无不担忧的道:

“假设我们要建设一个史无前例的工程,耗资达上千亿,能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可观部分!为此,全国人都缩衣节食,工程队加班加点,只为了降低一点点建设的成本,比方说我们把上千亿降低到了八百亿,然后因为这笔钱是无息贷款,而日元涨价了,我们最后还了一千六百亿——让我们前面做的所有事情都成了笑话!”

是啊,这正是中国当时在金融人才上的极度匮乏啊。

余切道:“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出现在这,就是为了让你说的情况不会发生。”

“我还有另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捐款。”

林炳南说完这句话,就带出来一个笔记本,上面记载着全国百多位研究员的签名。

在这上面,每个人都为“春雨行动”捐献了一笔钱,从几毛钱到几块几十块钱不等。他们捐钱的场所,当然是他们所在的各个地区的儿基会,但他们却把这些金额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就为了拿给余切看。

林炳南拿出这个东西,当然有他的深意——你倡导的捐款,我们是真金白银,身体力行的支持你。

现在,轮到你来帮我们多做一些事。

余切很受感动,随后几天,再一次以经济学者余切的名义,和林炳南这个工程专家一起,把有关于日元基建的贷款论文,写到了中央去。

结论就一个:要警惕日元贷款陷阱。

协议上的小数点,可能比数十万吨钢材还要有分量。

这文章写出之后,一开始其实雷声大,雨点小。一则是中日两国目前前所未有的好,确实有不少人为此在努力;另外,就算是有一些陷阱,大家总觉得不至于那么夸张,国内真的很急缺外汇。

余切固然是“日本问题专家”,但是由于他的预言一直没有成真,所以他这个名头,多少有一些戏谑的性质。

让余切非常惊讶的是,随后几天,他忽然听说,国内所有涉及到日本贷款的项目,都要求被加上限制汇率波动的条款。

再然后,更重磅的消息传来:日本参拜了神厕。顿时,人们重新想起了余切写过的那一篇“危言耸听”的论文。

日本人可以那么坏吗?

日本人可以那么坏。

在神厕的照片表明:无论怎么样和邻国打交道,一定要留一手。永远不要忘记有防备之心。

本章完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