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83》

第217章 徐驰的报告文学(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顾教授的法子是通过单位来正式申请,并且,顾教授劝说余切可以通过作协来提出,这样一定能成功。但余切认为这种法子太慢而且也太耗费人情关系,他的法子让徐驰和顾教授想都想不到。

余切说:“如果我们办不了这个事儿,那就请外国人来办。那就能特事特办。”

两人都傻眼了:外国人能怎么办?他们也关心中国儿童的疫苗问题吗?

余切很快就让他们知道,这事情要怎么办。他找上了泰国来的华人富商谢国民。

卜蜂集团的谢国民目前还在燕京考察,他准备投产一批饲料生产线,前后要在中部、西南等地投资数千万美元,他是炙手可热的爱国商人。

余切主动找上谢国民,说了这事儿。谢国民当即应允。

然后,谢国民在年二十八这天,跑到建国门宣称要捐款。由于谢国民此前已经为大陆捐款前后约二十万美金,是捐款大户,基金会的理事隆重接待了他,相谈甚欢,不久后谢国民忽然关心起了大陆的小儿麻痹症患者,要求捐款一千美金到特定的慈善账户。

基金会照例说:“我们没有这种项目,但我们保证把钱用到正处。”

谢国民说:“我之前捐款的二十万美元,都拿去了宗教和一些地方寻亲的帮扶政策中去,我认为我的钱虽然捐出去了,我也有资格了解它用去了什么地方?在国外,这是最起码的一个准则,否则对我们捐款者是不公平的。”

“这一千美元,我只想做一件善事,哪怕用去另外一件善事,那也不是我捐钱的目的!你说是吗?”

谢国民上午去的,下午账户即开办。

随后,余切的第一个麻烦得到解决。《十月》和京城出版社为疫苗组织了一场捐款活动,顾教授所在的医学院也有这一类活动,钱都汇去了额定项目。

年二十九,顾教授、余切、谢国民还有徐驰几个人一起吃饭。众人一起感谢谢国民为中国儿童做出的贡献,而谢国民却说:“这一千美金是余切捐献的。”

什么?

徐驰感到很吃惊,但他没有立刻说出来。

顾教授说:“你写文章已经很花心思了,为什么还要自己捐钱?”

余切摇头:“难道我的事情,竟然还要让朋友来破财?”

谢国民道:“我也会捐钱的,其实你捐钱还是我捐钱,性质是一样的。”

“不一样,一码归一码。”

于是,他们立刻为余切干了一杯。

徐驰对余切有了个初印象。余切和马识途有点相似,嫉恶如仇,有赤子之心,但又深谙社会规则,尤其是那些规则之外的规则。

余切这个“让外国人来办事”的行为,简直令他大吃一惊,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大年三十儿,余切一个人在家看春晚,徐驰和几个朋友来给余切送饺子。

他们这一帮人今年都不在自己家过年,并且都是南方人,但是北方部分地区吃饺子过除夕,因此他们也入乡随俗了。

徐驰的姐夫是一位首长,这首长告诉他:“余切在军中的风评很好,可以说是少有的被战士们瞧得上的男作家!请你把饺子拿去给他,他这时候一定思念家乡极了!”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