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辰重生前,釜山国际电影节已经是年均十五亿美元的大市场,有了不小的知名度,大家也都愿意来。
但其实这个电影节非常年轻,99年才第一次举办。
这一点就比国内那些电影节强。
金鸡百花什么的,成立的时间倒是早,一直在国内闭门造车。
上海国际电影节倒是心大。
从一开始就是面向国际。
看看去年上影节的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是克里斯·克劳斯的《四分钟》;
最佳男主角,奥力维耶·古尔梅《心力交瘁》;
最佳女主角,埃尔斯·多特曼斯,《爱无专属》;
一个也没听过。
光是面向国际了,一点影响力都没有。
参加釜山国际电影节,张辰当然愿意。
不过不是因为《新世界》。
《新世界》他只是编剧,就算进入竞赛单元跟他也没多大关系。
真正的原因是《环太平洋》。
釜山电影节的举办时间是十月,那时候《环太平洋》应该也制作完成了。
这么大的项目,肯定要提前宣传的,各大电影节就是最好的渠道。
想到这里,张辰突然心中一动。
听郑长盛的口气,对釜山电影节似乎志在必得。
又联想到对方希杰娱乐的身份,没准真能暗箱操作。
张辰干脆就给对方回了封邮件,问一问是否能将《环太平洋》搞成电影节的开幕影片。
《环太平洋》不需要卖片,唯一需要的就是曝光量。
还有什么能比开幕影片更吸引眼球的。
张辰觉得以希杰娱乐的实力应该没问题。
又不是让他们暗箱操作得奖,只是开幕影片而已。
果然,没多久对方就给了回复。
不过不是邮件,而是郑长盛亲自打来的电话。
“郑桑~”
哦不,搞错了,对方是韩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