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忽悠山西首富开始》

第489章 上映在即(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当时贸工技要做一个系统,找到了比尔中国。

系统并不复杂,比尔中国报价几十万,这个报价大概是国内其他软件厂商的两到三倍。

贸工技觉得比尔是大厂,就同意了。

然后过了一阵,贸工技高层去比尔中国参观,看到一个女生在编写代码,就上去攀谈。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她正在编写的程序刚好就是贸工技的那个系统。

高层大喜,进一步询问。

“你们多少人开发这个系统啊。”

“就我一个。”

“一个人就能开发一整套系统?那你一定是技术大拿了?”

没想到那个女生却道:“不,我是实习生,这个系统就是我的转正作业。”

贸工技高层大跌眼镜。

那时候,外国企业就是这么赚国内钱的,所以,千万别把他们想的多高尚。

……

与艾德兰聊的越多,张辰越有一种钱不是钱的错觉。

特效真的太费钱了。

《环太平洋》的特效,平均每天要烧掉大约40万美元的经费,光是想想都觉得肉疼。

但这份钱却不得不花。

好莱坞掌握技术,人家要多少,你就得给多少。

这就是受制于人的弊端。

想要特效费用大幅度降低,起码还得十年,等国内的特效技术发展起来后,就可以白菜价了。

现在说这些还太早,张辰这次拿给国内的特效也都是最基本的,稍微难一点的根本做不了。

别说国内,就算是立方体,拿到的其实也是边角料。

真正的大头都在工业光魔。

张辰挂断电话,登录邮箱,正准备处理一下工作邮件,就发现一封来自希杰娱乐的邮件。

邮件是郑长盛发来的,大致内容是《新世界》在韩国的口碑非常好,已经报名了今年的釜山国际电影节。

郑长盛很有信心可以拿下一些重要奖项,希望张辰到时候可以一同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

说白了,就是邀请他参加今年的釜山国际电影节。

说起釜山国际电影节,张辰的印象还算深刻。

这个电影节主要面向亚洲市场,后世真做起来了!

张辰重生前,釜山国际电影节已经是年均十五亿美元的大市场,有了不小的知名度,大家也都愿意来。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