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师兄来了。”因为徐青是县试的案首,只要严山后面的科试名次没超过他,都得在正式场合(人多的时候)叫徐青师兄。
这是个潜规则。
私下里,当然爱咋叫。
先前徐青说了不在乎,所以私下里,两人称呼还是友好的,按年纪来。
但这种场合,有其他县试过了的童生在,严山无礼,肯定会被人抓住话柄。
读书的人外战不行,搞起内斗来,个个都有大师的潜力。
徐青与严山寒暄一番。
严山没提徐青身上的风言风语。
虽然也听了之后,心里莫名松口气,但嘴上说出来,多少有些下贱。
不过要是徐青府试被黜落,他肯定要为徐青喊冤的。
怎么说呢,现在他和徐青的友谊是属于既希望徐青的才学得到承认,又不希望徐青飞得太高。
纠结!
随后两人进入考场,位置离得很近。
走完府试开考前的过场。
徐青第一次见到何知府。
这是个精瘦严肃的中年人,让人见了不由肃然起敬。
而且不同于一般的知府是正五品。因为江宁府是直隶府,官大一级。所以何知府是从四品。再往上爬两级,便可以到从三品,勉强进入国朝的高官行列。
府试的纪律亦格外严肃。
不许交头接耳,一经发现,立刻赶出考场。
待得考题发下。
一些考生看到考题之后,立刻面露难色。
原来考题的名字是“百姓足,孰与不足”。
这是如今朝廷内,关于变法围绕的主题。
如今变法派占据上风。
消息灵通的考生早就知道,此次院试的提学,和乡试的主考官,都是变法派。
而何知府是守旧派的人。
如果讨好了何知府,无疑是和提学作对,还想通过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