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三百四十五章 正式撤藩开科取士和京师大学(第5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成绩次之者,可视具体情况录取为学员,进入京师大学读书学习。”

“将来再根据成绩优劣,分配其前往大明资产部下属各厂工作,或派遣至地方,协助地方官工作。”

国子监一直以来都是以讲授圣人经义为主。

对于兴办一所专门的科学性大学,朱允熥早已在心中谋划许久。

只是在此之前,各科的技术和理论发展尚不完善,创办大学的时机尚未成熟。

如今,在大明科学院和《科学》期刊的引领下,大明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已然到了该创办一所大学的时候了。

听到朱允熥这番话,在场的众官员顿时安心了不少。

只要原来的科举不受影响就好。至于另外招人、设立大学之类的事,虽然众人心中疑虑重重,但大明资产部下属工厂确实需要人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大家也都没有再表示反对。

不知不觉间,大臣们已然逐渐接受了那些工厂的存在,并在心中慢慢认可了工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的观念。

见众臣都不再说话,朱允熥也暗自松了口气。

虽然他心中早已下定决心,无论大臣们是否反对,都会强力推行自己的决策。

但众臣不反对,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

只是,对于京师大学校长的人选,朱允熥仍有些头疼。

这是大明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校长不仅要精通科学,还要善于协调各方关系,能够带领京师大学蓬勃发展。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人的身份地位不能太低。

可眼下大明朝廷内精通技术懂科学的官员寥寥无几,思来想去,确实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

突然,朱允熥脑海中灵光一闪,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

“朕为储君时,曾许下诺言,凡有攻克蒸汽机技术难关,助大明制造出可用之蒸汽机者,封国公。”

“君无戏言!”

“如今,蒸汽机已然制造完成,并在各省各县广泛推广使用。这离不开众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并非一人之功。”

“朕决定,将其中功劳最高最大之人,封为国公。其余有功者,亦皆有封赏。”

“朕要鼓励后人,以他们为榜样,奋发图强,在科学的道路上勇攀高峰。”

“传旨,朕明日于宫内设宴,召在蒸汽机研制中有功之人前来参加。”

……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