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三百一十八章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要插上大明王旗(第5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用文官挟制武将,表面上看起来很美,可实际上,由于彼此之间的相互厌恶,反而经常性的坏事。

武将们偏要和文官对着干。

文官也经常故意为难武将。

真到了打仗的时候,往往会因此而遗误战机。

类似的教训,多得数不清。

以后由武将组成军务处,统率指挥全军,至少这种彼此故意为难的情况,会大大减少。

下面的中低阶将领,知道是带自己的大将下的命令,而不是文官系统的命令,也会更加坚决的服从。

文官们有各自不同的山头。

武将们又何尝不是呢?

直接用不同山头的武将相互制衡就行了。

何况,武将要起兵造反,或发动兵变,至关重要的一点,便是自己必须在军中带兵,要亲自掌控。

可一旦成为军务大臣,要在金陵城内办公,便远离了一线军队和士兵。

如此一来,反而杜绝了他们利用手中兵权,发起兵变的可能。

参谋处负责制定作战计划,发布调兵令。

吏官处负责对军中将领进行考核,升迁任免。

都察处专门纠察不法将领。

又有刑事,法务,审计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军队的监管。

机要处则主要是保证军令的严密性以及上下畅通。

如今普通地方官员的一般奏章,已经直接走邮传部邮传系统邮送至京城,让官员上奏的成本大大降低。

但在朱允熥看来,虽然朝廷对邮传部的管制极严,可将近乎所有的通讯,全部交给邮传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虽然他相信邮传部不会也不敢背叛大明。

毕竟,邮传部只是一个普通行政部门,而非暴力机关,本身也没有谋反的能力。

可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就算作为一个整体的邮传部是绝对忠心的,可也不能保证每一个邮传部的官员都是忠心的。

万一出了一个不顾一切的疯子,又刚好是邮传部某地的负责官员,他再利用手中的职权,切断通信……哪怕只是切断极短一段时间,都有可能给大明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

军国大事,非比其他。

后世的现代军队,也都是通过多条链路,多种方式来保证通信畅通,而不是指望单一的通信方式和通讯链路。

机要处便是专门负责在大明的军事系统中传递军事情报和命令的机关。

事实上,往后地方派出巡抚巡按等大员,地方上重要的奏章,仍然会走原来的奏报系统。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