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若他们仗着是本宫的亲信,以为自己是为了本宫好,就再敢来欺骗本宫,干涉本宫行事,那就休怪本宫翻脸无情。”
“到那时,本宫就算再不舍,也只能学诸葛丞相挥泪斩马谡了。”
……
杨荣心中一凛。
朱允熥的处罚,不可谓是不重。
看来,他们做的事,是真的触碰到太孙殿下的逆鳞了。
也对。
上位者最忌讳的事,便是下面的人联手欺骗自己。
若不是看他们也是一片苦心,且素来忠心,又是太孙殿下的心腹,办事得力,才会这般处置。
换了别人,处罚只会更重。
当然,也只有他们这么亲信会给朱允熥做这样的“安排”,其他人既不敢,也不会如此。
对于那些不希望朱允熥做储君,当皇帝的人来说,他们巴不得朱允熥绝后,才不会给他安排什么女人呢。
“谢太孙殿下,学生再也不敢。”杨荣连忙谢恩,又道:“学生必将太孙殿下的忠告,如实转达。”
朱允熥轻轻点了点头。
心里也开始反思起了自己的过错。
这件事,背后有两个原因。
一是臣子对帝王个人私事,尤其是男女之事的干涉。
这是历朝历代传统,非一朝一夕能改变。
真要改变,也要等待时机成熟,而不是冒然行事。
绝不能直接下令说,我以后的婚事,我找不找女人,找什么样的女人,你们都不要过问了……
这只会引来满朝反对。
包括他自己的亲信,都会激烈反对。
但这一条,又必须要变。
这并非单纯是朱允熥不喜欢别人干涉自己的婚事,而是因为权力。
干涉上位者的私事,看似是为了朝局,但实际上,也是一种很大的权力。
大臣能以此来“安排”皇帝,这就是一种隐形权利。
自古以为,文官们不正是通过这一条,来“掌控”皇帝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