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啦,贵司报纸上胡议员的文章很不错,能不能再细化一下。把长篇大论的理论,凝缩为几句话,加大传播度。”梁漫平问道。
政策文章的开篇,一定是要细致入微,向社会各界阐述清楚观念。当获得社会一定程度的支持后,便可精炼凝缩,形成几句话的标语,快速把影响力铺开。
梁漫平的来电,已证明《支持港人支持》在政治上获得内地认可。
在当前阶段,内地已提出“一国两制”的自治设想,英方用“港人治港”,“港英善治”的口号来夺治权。
内地是一口回绝,绝无妥协余地。但如何让港人信服,制造出国家认同,政治共识,还需要一个政治理论。
政治需要共识,共识代表团结,团结方有力量!
港岛有力量,未来才有发展。
历史上,内地就是“借壳上市”,拿了“港人治港”的解释权,收下了英方塑造的共识,凝结出新的理论。
因为都是“港人治港”,共识获得大部分市民群体的认同,所以,港岛虽有小乱,却无大事。
并且,港人治港与一国两制的方针天生契合的。
尹照棠料到会受内地褒奖,却没想到梁社长真敏锐,沉吟片刻,出声道:“冇问题,我刚好和编辑们已经讨论过。”
“喔?”
“有结果啦,行不行多聊两句!”梁漫平有心做回编审。
尹照棠道:“三大问题,三大原则,第一大问题,谁能治理好港岛?原则是只有港人能治理好港岛。第二大问题,港人中治港的主体是谁?原则是必须由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国家大义,不损害香港繁荣和稳定的人为主体。第三大问题,谁是祸乱港岛的敌人,原则上挑拨国家对立,破坏发展环境,闹军事冲突者,是祸乱港岛的敌人!”
三个问题,主旨明确,层级递进。
站在港人角度,站民族大义,还辨明敌人。
只从港人利益出发,不骂鬼佬,不宣扬红色。
但扛旗国家大义、民族大义的旗帜后,唔好意思,鬼佬就一定要归还港岛主权。
因为,国家大义、民族大义,种在每一个华人心中。有人贪恋鬼佬的红利不假,但绝不敢站出来喊:我要卖国,我要卖港!
有人全家移民,当反港急先锋,冇关系,归类敌人直接打击。
梁漫平在电话里听完,安静数秒,手忙脚乱掏出钢笔,趴在墙上,用肩抵住电话,匆忙道:“阿棠,麻烦再讲一遍。”
他一字不漏的记下,合上钢笔,出声道:“我马上拍电报向上级请示!”
“辛苦了,平哥。”尹照棠道。
梁漫平脸色残存着震撼之色,摇头道:“分内工作。”
这三大问题,三大原则,当然不是尹照棠的独创,是后世施政的精华,再由编辑室的笔杆子们润色而成。
每一点都可以扩张成一篇万字豪文。
梁漫平亲自来到电报室,撕下那页纸,交给机密电报员时,内心不由感叹:“这是一个江湖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