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365章 重振北庭(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我们死伤了多少人……”

尚摩鄢开口询问,没卢丹增下意识汇报道:“老卒死了一万三千多人,部众死伤三万左右。”

“不过我们除了获得这些劫掠而来的钱粮,还额外得到了两万套甲胄。”

“今日过后,我们便有五万甲兵了……”

面对没卢丹增渐渐拔高的语气,尚摩鄢摇摇头道:“有甲胄只是开始,真正重要的是操训。”

“我们没有办法养活五万甲兵,维持三万已经十分不错了,所以那些甲胄暂时收起来,等到作战时再发下去。”

“是!”没卢丹增也知道尚摩鄢指的是什么。

同样披甲,但是五百操练有素的官兵却能压着数千披甲的盗寇打,陇右军与多康军便是这个理。

尚摩鄢不是第一次看过刘继隆麾下的将士,但距离他上次所见,却已经过去四五年了。

这次再见刘继隆麾下将士,他只觉得自己那九万兵马在刘继隆麾下两万兵马面前,如同儿戏。

“丹增,回去之后,你便返回松州学习,我们一定要学到陇右的长处……”

“是!”

父子二人所乘坐的马车,随着他们的声音变小而渐渐走远。

与此同时,彻底掌控六州的刘继隆,也在不紧不慢的规划州县徙民,准备将这二十几万人口彻底消化在六州之中。

早就准备好的三千备选官吏开拔南下,在入冬前抵达了指定的州县。

二十几万人口听上去很多,但是当他们开始迁徙后,每个州县平均下来的徙民却并不多。

六州十八县,迁徙百姓过后,每个州也不过四万百姓,每个县也才一万多人口。

在陇右的规制下,每个县分别有文武二十二名官员,每名官员配三到五名直白。

三千官吏南下,就职数量仅十八个县,这已经严重超过了陇右规制的官吏数量,但刘继隆也没有办法。

这些年培养的读书人并不少,他必须得给这些人安排位置。

正因如此,随着九月落下帷幕,高进达也赶在入冬前南下来到了茂州的石泉县。

这个沟通东三州与西三州的茂州小县,如今成了刘继隆处理六州政务的最佳地点。

花费小半个月,高进达这才将三千官吏尽数安插进了各县衙门内,使得他们能够协助理政,将每个县大大小小的事情安排并处理清楚。

“节帅,按照这个速度,我们日后得养多少读书人?得解决多少官吏的位置?”

石泉县衙内,简陋的县衙中坐着刘继隆、高进达等人。

高进达开口抱怨,刘继隆却开口与他解释道:

“陇右能养几万学子读书,是因为陇右背靠丝路,钱多人少。”

“但若是日后我们开疆拓土,纳入的百姓越来越多,可纳入的土地却大多收不抵支,那自然就没有那么多钱财去养那么多学子了。”

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前,让每个孩子都有书读,这本就是种幻想。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