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355章 嘉州旁落(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接令!”张璘与王重任作揖,随后将军碟接过,确认无误后交还给轻骑列校,让人为他安排住所与饭食后,二人才商议起了拔营事宜。

朝廷把烫手山芋丢给了东川,却集结重兵前往故桃关,显然是想要收复维、翼、茂三州。

这并不奇怪,毕竟故桃关背后就是彭州,而番兵如果攻破故桃关,完全可以不用理会彭州兵马,直接进攻彭州身后的成都府。

相比较之下,松岭关和江油关与成都之间还有绵竹关、雒水可供防守,重要性自然大大下降。

这么想着,两人传令三军明日拔营,并于翌日清晨拔营北上。

在他们拔营北上的同时,刘继隆也落后朝廷圣旨几日后才知晓了朝廷调整诸州归属的事情。

他召集诸将前来盘堤县衙,待众人入座后才将朝廷调整诸州归属的事情说了出来。

“朝廷此举,若不是为了敲打我们,便是准备出兵招讨我们。”

坐在主位,刘继隆并没有把话说死。

朝廷的用词十分严谨,招抚、招讨、讨平三种听上去大差不差,可实际含义却是天差地别。

招抚最轻,但对付陇右用不上,因为陇右在名义上就属于大唐。

招讨略重,意思只要陇右满足朝廷的某些条件,便能结束此事。

讨平最重,基本上代表朝廷与陇右不死不休,除非陇右能把朝廷拖到谈和的程度,不然朝廷不会随便改变态度。

不过对于李骥等青壮派来说,招讨和讨平都是一个道理,无非就是威胁陇右。

“节帅,朝廷既然要打,那我们就陪他打!”

尚铎罗不假思索的起身作揖,李骥更为激进,起身后立马道:

“节帅,末将主攻,我们应该立即出兵拿下六州,驱使尚摩鄢与我们进攻西川,趁朝廷没反应过来前,先把西川和东川拿下,再把山南西道占据,然后北上拿下秦陇二州,兵锋直逼关中,直取黄龙!”

“节帅,末将附议李副都护之策!”马成选择附和李骥,其余诸将也纷纷叫嚣附和。

面对众人,刘继隆冷静询问起李骥:“朝廷在三川有多少兵马,你可知晓?”

“左右也不过七八万之数,我军兵强马壮,轻易可破之!”

李骥不假思索的回答,刘继隆再问:“若是拿下三川,我军便与江南西道、黔中道及大礼接壤,多面环敌,届时你又该怎么做?”

面对这个问题,李骥沉默片刻,而后继续道:“招抚大礼,许诺其岭西、安南、黔中之地,派重兵驻守涪州,防备山南东道进犯。”

李骥的回答倒是没有太多问题,可刘继隆摇头道:“若朝廷以重利拉拢大礼,或开出的价码更高呢?”

“此外,你可曾去过三川,可曾知晓我军前往三川,是否会水土不服,如移民北上那般多病呢?”

“倘若三军水土不服,无法作战,届时我军主力长陷三川,而陇右又该如何?”

“我……这……”李骥被刘继隆说的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他常年在河陇作战,自然没想过水土不服的问题。

诸将眼见李骥说不出话来,当即便纷纷沉默下来。

眼见他们无话可说,刘继隆这才开口道:“天下广袤,西北及两漠多草原而干燥,幽州平原与山岭交加,巴蜀虽有平原而多丘陵,湿气乃重。”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