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289章 狄道争斗(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但就是这样,你们中还有不少人去提意见,写信给国子监,希望提高临州三个坊学校的待遇。”

“原本的标准是一荤一素,这个标准在我看来已经不低了。”

“但我看到你们有人的书信里要求两荤两素,甚至还有三个荤两素一汤,吃的比我还要好了。”

刘继隆的话说出来后,有几个官员纷纷把头埋在胸前,好似鹌鹑般。

“节帅,弟兄们确实做过了,但这主要是您太讲究公平了!”

面对刘继隆的话,也就李骥敢这么反驳他了。

“别的不说,狄道城和临州其他几个城里学校的环境都要比各州县的好。”

“我们把孩子送过来,也是想让他们在临州好好学习。”

刘继隆没有生气,他知道李骥代表的就是当下陇右大部分高官的态度,因此他点头道:

“你说的对,狄道和临州几个城的学校环境和条件,是要比其它州县的要好。”

“但是你们是为了这点条件和环境才送他们过来的吗?”

他的问题直插要害,李骥本人也支支吾吾了起来。

环境和条件是一回事,但他们真正想要的,是官员子弟集中就学后的人脉。

前面扯那么多都是放屁,只有人脉才是他们想要的。

唯有人脉盘根交错,他们才能保证自己一代又一代的富贵。

“当初在河西时,校尉以上官职,基本都是河西的豪强子弟在就职,当初你们是怎么说的?”

刘继隆望向支支吾吾的众人,眉宇间透露着忧郁:

“你们说,河西都是豪强子弟做主,我们这些平民子弟没有出头之日。”

“现在你们出头了,你们就开始想着成为新的豪强,想着自己形成一个山头,把平民子弟挡在外面。”

“我常说让你们想想自己以前吃的苦,但那不是让你们只想着吃苦,而是想让你们知道曾经自己的不容易。”

“只有知道曾经自己的不容易,才能更体谅现在军中的那些兵卒,更理解百姓的难处。”

“我不是要求你们的娃娃和百姓的娃娃一样,但至少你们的娃娃得知道百姓过的什么日子,吃的什么苦。”

“前几年你们知道朝廷加税三次的时候,还知道说两句百姓有难了。”

“但我看就你们这种培养孩子的办法,我想用不了几年,你们的孩子也会变成如今朝廷庙堂上的那群人。”

刘继隆这话说的有些过头了,但众人也都知道刘继隆的想法是什么了。

他们想要望子成龙,继承自己的一切,但方法错了。

刘继隆并不反对他们的子嗣为官,但刘继隆反对无能乃至残暴的人为官。

“节帅,您想说什么,我们照做便是!”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