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288章 西市见闻(第5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这是一种小食,你回家让你那读了书的二郎为你解惑,尝试看看,应该能解开局面。”

陇右不是没有小食,但基本都是这个时代的小食。

刘继隆所写的小食叫做“驴打滚”,是明代才出现的小食,主要以糯米粉和黄豆粉制作而成。

“多谢节帅!多谢节帅!”

男子知道刘继隆不喜欢看百姓下跪,因此连忙三次作揖。

刘继隆看后笑道:“三次便足够了,若是继续,旁人莫不是以为我与你在成亲呢。”

“哈哈哈哈……”

四周百姓哄然大笑,男子也憋红了脸。

百姓们倒是没有料到,自家节帅还有这么爱说笑的一面。

“好了好了,我去其他商铺和摊位看看。”

刘继隆笑着开口,百姓们自发让出一条路来。

接下来,他去看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及布匹等物,又询问了蔬菜和水果价格。

哪怕此时不应季,但百姓们最能记住这些东西的价格。

这么一趟走下来,刘继隆把大部分物价都了解了清楚。

冬季的干菜价格在每斤十钱到二十钱左右,春秋两季的蔬菜价格则是在每斤三钱到五钱左右。

青菜、韭菜、芹菜和白菜是百姓们最常吃的蔬菜,余下就是一些野菜。

期间遇到陇右境内其它州的官商,队伍中有不少小厮。

通过他们,刘继隆倒是了解到不少其他州的情况。

临州基本不接受外来移民,因此这几年的移民浪潮并未席卷临州。

但是其他州在迁入移民后,物价不可不免上涨,只有粮价格外稳定。

在其他州,一户五口人顶多只有二十几亩熟地,基本只够自己和家人口粮。

想要增加财富,唯有开荒和务工这两条路。

大部分人选择的是参与开荒,起码开荒期间,衙门能保障他们的口粮。

少量人选择务工,基本也就是帮衙门去干活,因为陇右没有徭役,所以干活是需要给钱的。

曾经民夫的工钱是每月七斗粮,如今换成钱后,工钱通通日结,每日十二文。

不过随着各州县的设施完善,所以务工的机会还是很少的。

现在机会最多的州是凉州,毕竟凉州经历战火,百废待举。

尽管张淮深将凉州经营不错,但他们那套办法,基本都还是同时代的办法。

陇右的许多设施,则是明清时期才会出现的设施和手段,所以需要的民夫还很多。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